特色产业“红”了小南海村

深秋的黔江区小南海镇小南海村,田野里红红的吊瓜似一盏盏小灯笼,挂满棚架的铁丝网上。棚架下是村民采摘吊瓜时欢声笑语。

装吊瓜

“种植吊瓜,是我们村从旅游业向种植业的一次成功转型。”该村党支部书记肖安全说。自小南海风景区列入市级自然保护区后,景区的农家乐、游船停业,很多村民也随着失业。村里立即启动“三变”改革,在盘活村民家的撂荒地的同时,采取村民土地入股和村集体经济作示范,带动更多的村民走向第二次创业和就业,让全村的特色经济在自然保护区里“红”起来。

双节同庆——红红吊瓜迎丰收

棚架上挂着的火红色吊瓜,原本在前几天就可以采摘。为什么非要等到10月1日这天才正式采收呢?

“10月1日双节同庆,是一个难逢难遇的好日子,就选择这天作为我们小南海村的丰收节。”基地负责人赵斌笑着说,一是红色的吊瓜,象征喜庆和吉祥;二是盼望来年获得双丰收,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赵斌是小南海村的本土人才,2018年回到村里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主要负责村集体经济项目的发展。

赵斌还讲述了流传在当地关于中秋节的习俗。在当地农村,中秋节这天除了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还有“守月华、摸秋”的一些活动。这项活动不对外开展,只是一家人的活动。

“守月华”,就是传说中的看开天门。

“摸秋”,在当地也称“偷秋”。半夜时分,趁左邻右舍熟睡后,就跑到人家菜园或果园偷摘一些南瓜、茄子、水果等。第二天主人一早起来,发现菜园或果园里的瓜果被人摘了,就要骂起来,骂得越凶就达到了“偷秋”的效果。若遇到不骂的主人家,就没有达到“偷秋”的效果。

采摘吊瓜

“这个中秋节,我们赶在大白天来到基地摘瓜,也算是提前‘摸秋’,并且摘的还是红色吊瓜,为我们来年带来好的运气。”基地采摘吊瓜的村民华茂英,是之前在小南海景区一农家乐打工,她笑呵呵地说,这种“摸秋”更过瘾, 每天还有90元的收入。

三变改革——沉睡资产“活”起来

小南海村属市级贫困村,也是一个位于国家地震遗址保护区的一个行政村,全村幅员面积12.25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人口1210人。之前,大部分村民利用地震遗址区从事农家乐和游船等为生。2018年,这里列入市级自然保护区后,村民开始从旅游业向种植业的转型。全村以发展地牯牛、脆红李、枇杷、油茶、白术、吊瓜等产业,让原来的45户建卡贫困户,通过发展种植业和到基地务工,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以前,居住在景区附近的村民,有的在景区开起农家乐,有的自己经营游船生意、有的到农家乐打工,家里大部分土地都成了撂荒地。”肖安全说,后来,小南海被列入自然保护区后,景区大门一关,农家乐、游船停业,在农家乐打工的村民也失业了。

就在这个时候,镇上的主要领导和村干部挨家挨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动员他们回家将撂荒地耕种出来,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一部分村民觉得以前一年的旅游收入可观,在家挣不到多少钱。还有的因装修农家乐、购买新游船,想把投入的成本找回来,便外出打工;一部分以前在农家乐打工的村民,回家将原来的撂荒地开垦出来,种地牯牛、枇杷、栽脆红李等,让自家的土地有了新的价值。

采摘归来

村里还针对外出打工村民的撂荒地,采取村民以土地入股的集中流转方式,发挥集体经济的引导示范作用,成立了“小南海镇小南海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大力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制度,先后种上白芷、油茶、富硒吊瓜等特色经济作物,动员发展村民种植和解决村民务工,建立起有效巩固贫困家庭脱贫不返贫的长效机制。

生态保护——特色产业“红”起来

“今天采摘的吊瓜,属于食用吊瓜的一个品种,2018年种植。”赵斌说,这种吊瓜瓜籽可以吃,可以榨取食用油。另外就是瓜壳、瓜籽、根茎等都是上好的中药,还可以把根茎用来酿酒饮用。

据了解,吊瓜,也称栝楼。为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学分类属葫芦科,因其形状似小西瓜,果实从藤上向下挂,故名“吊瓜”。其营养丰富,是众多市民喜欢的绿色天然休闲食品。《本草纲目》及各大中药辞典均有记载,它具有清肺、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等功效。

赵斌介绍,吊瓜为一年栽、八年生植物。也就是栽一年,可以连续采收八年。这种植物的投入比较大,1亩包括种子、水泥桩、铁丝等加起来大概在4000元左右,他们这个基地的前期投入资金,都是黔江区职教中心出的,属于区职教中心对口帮扶小南海村的一大扶贫产业。

“去年吊瓜在育种期间,采摘了一批成熟的吊瓜,产生了2万元的经济效益。”赵斌说,今年要是不遇到雨水季节,按去年瓜籽15元1斤的保底回收价,亩产至少达到6000元。明年,他们计划在里面养殖本地土鸡,争取亩产综合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这样,解决当地务工人员就更多。

目前,小南海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在小南海镇党委政府、以及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黔江区职教中心等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完成流转村民土地500亩,涉及120余户村民。先后建起村集体产业油茶200亩、白芷100亩、富硒吊瓜子130亩。其中,以土地入股的建卡贫困户20户,解决贫困户35人就近务工,人均年务工收入达到5000元。另外村民自己发展的地牯牛、枇杷、脆红李等产业有500亩。

“通过在村集体经济的示范带动下,相信在今后两年,小南海村的特色经济会一年比一年红火。”肖安全对小南海村特色产业发展充满了信心。

  (记者 李诗素 文/图)

编辑:黔江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