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盖上“土蜂王” 特色养殖奔小康

  “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只要你放一个空桶在屋周围,不到两天时间,蜂子就来了。”何泽学说,在袁家盖上,招一桶蜂子就这么简单地搞定了。

  何泽学就靠这样简单的方法,毫不费力地喂养了近90桶土蜂。他不仅养蜂有方,养鸡、养猪的方法也是顶呱呱。他平常把这些传统的老产业,以及原生态养殖新方法,传授给左邻右舍的居民,让他们迈向发展特色养殖增收致富之路。

  山上的“土蜂王”

  袁家盖,位于黔江区城南街道香水社区三组,是一个海拔800余米的高盖。山上居民有养土蜂的习惯,居住的60多户人家,养殖土蜜蜂超过300桶,按这个数字,也就是平均每户喂养5桶蜜蜂。

  何泽学说的蜂子,就是土蜜蜂。他这个“土蜂王”的雅号,也是当地人喊出来的。他一年就靠这些小小的土蜜蜂,为他酿出甜蜜生活。

  “我养蜂有30多年了,最初只有一桶蜜蜂,慢慢地增加到现在的85桶,一年有四、五万元收入。”何泽学说,蜂蜜的产量不高,完全是靠蜜蜂自己去采集花粉。如果像那些专业养蜂的,还要每年拉着蜜蜂去追花,产量就要高得多。

  何泽学喂养第一桶蜜蜂时,还不满20岁。他看到房屋周围有很多蜜蜂飞来飞去。他就试着用自家蒸饭用的甑子,把火钳烧红,在甑子上面钻了7个小孔,然后放置在阶沿上面废弃的小方桌上,等着蜜蜂自己上门。

  养蜂30多年,何泽学就是靠等来的这些蜜蜂。蜜蜂房前屋后满了,就转移到山上的岩穴处。

  按何泽学自己的话说,他就是“懒散式”的养殖方法。有蜜蜂来就招起,若在打扫蜂桶内卫生,发现蜜蜂要分桶时,就赶紧准备空桶,反正分出去的不让跑到别处去。

  禽畜养殖有创新

  看到何泽学养殖在山林中的土鸡,给人一种耳目一新感觉。临近黄昏时,山林的草丛中看不到有鸡的行踪。

  “这些鸡一到下午6时后,林子里就没有鸡跑,全部飞到树上去了。”正在林中捡鸡蛋的何泽学说,一部分母鸡下蛋就在他设置的塑料桶中,一部分靠自己建窝下蛋。

  这是一处20余亩的山林,周围都是用围栏圈好的,整个山林只养了150只鸡。每到下午,何泽学都要提着装鸡蛋的篮子,要在林子里忙碌一个多小时,才把鸡蛋收拾完。

  “自养有蜜蜂后,何泽学就出不了门,每天都要去所有蜂桶前走一转,主要是看有没有马蜂来咬蜜蜂。”何泽学一边捡着鸡蛋一边说,蜜蜂需要有一个专人来管护,他在2018年就利用这片山林喂养土鸡了。

  养猪是何泽学家之前的主要收入,他家以前所有生产、生活开支,包括送3个学生上学,都是靠卖肥猪的收入来维持。家里现有一个学生上大学,一个上高中,正是用钱的时候。

  “之前不通公路,那些猪贩子不往上面走,卖肥猪要请人抬到原青杠场上去卖。”何泽学说,由于家里开支大,他家为了每年喂猪不花钱买仔猪,就喂养了一头母猪,下的猪崽除了满足自家喂养,多余的就卖给邻居喂养。

  去年,何泽学家卖土鸡和土鸡蛋收入2万元,小猪崽和肥猪的收入,超过3万元。

  产品环保不愁销

  “现在来我们家买蜂糖、土鸡、土鸡蛋和肥猪的,基本都是回头客,他们每年都是提前打电话预订。”何泽学说,尤其这些土特产品,不是自己说是原生态绿色食品,别人买回去食用后还要来买才是关键。

  “蜂糖卖的150元1斤,土鸡卖的30元1斤,土鸡蛋卖的2元1个,肥猪是用熟食料喂的。”香水社区党总支书记赵静说,前往购买的人都是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如今,何泽学家一年养蜂、养鸡、养猪收入可达到10万元。

  “我主要还是靠传统的养殖,只是在养殖方法上有一些创新,自然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何泽学说。

  何泽学还把他养蜂、养鸡的招数传授给居民,附近的庞一泽、程芝明、程芝余等从没养过蜂的10余户农户,都跟着学养蜂。庞一泽现已发展到40桶,其余农户最少的在3桶以上,均为家庭实现增收3000元以上。

  赵静说,下一步,香水社区在农业产业发展上,将依托盖上的种养大户、农村致富带头人的示范,把袁家盖打造成特色土特产种养基地,成为城区市民的绿色菜篮子。


  (记者 李诗素 文/图)


编辑:黔江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