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林下经济盘活多个产业

茂密的林荫下养蜂,桑园、果园里养殖土鸡、七彩山鸡等,这些都是黔江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结出的硕果,让农户一块土地带出两份收入。

山林中酿造甜蜜生活

走进中塘镇胜利村九组一处茂密的山林里,林荫下飞舞的蜜蜂,为这片原本宁静的山林带来生机。

“我当初看好这片树林,全天晒不着太阳,气候也比较凉爽,是养蜂的好地方。”养蜂户黄奎说。黄奎是胜利村九组人,在外打过工、创过业,于2015年返乡,养起了蜜蜂。

附近的贫困户、残疾人家庭在基地采摘桑叶

胜利村九组是一个山大人稀的村落,每年春夏秋之间,山上百花齐放,这样的野生花卉园对养殖蜜蜂十分有利。2015年,黄奎的大哥黄宁回到村里,流转1200多亩土地种油茶,弥补了蜜蜂的采花源。

当年5月,黄奎找到附近的4户小规模养蜂户,购买了4桶种蜂,将其搬到山林中,一边养殖,一边摸索经验。期间,他还拜当地养蜂老人为师,学习传统养蜂的日常管理和养殖技术,并结合《养蜂实用技术》,开始了他的养蜂人生。

当年9月,黄奎特地到外地购买了10桶中蜂,第二年就发展到50桶,收入4万元;第三年发展到100桶,收入8万多元。今年,黄奎已发展蜜蜂176桶,蜂蜜收入有望达到15万元。

枇杷林下鸡飞鹅闹

舟白街道路东社区的一处枇杷园,只要有陌生人接近,几只大白鹅便守在进园的门口,昂首挺胸地走来走去对来人发出“嘎嘎”的“警告”。而枇杷林下,一只只野山鸡也开始不安分了,在铺满天网的园子里飞跃扑腾起来。

这处七彩山鸡养殖基地的主人,名叫向道全,云阳县水磨乡人。他从16岁来到黔江打拼,2008年在路东社区租下2亩荒山坡饲养七彩山鸡。一年后,他通过自繁自养,在临时搭建的养殖场孵化出5000多只小野鸡,除了留种,还向附近的农家乐、城区的酒店出售1000多只商品鸡,收入15万元。

2009年,向道全成立野鸡专业养殖协会,目前已有会员600余人,带动重庆、湖北两省市6个区县15个乡镇4000余户农民,从事野鸡养殖脱贫致富。2014年,协会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表彰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向道全被聘为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并获得“重庆市农村电商带头人”称号。

“以前枇杷树小,就在里面栽些红苕、苞谷、辣椒等作物。现在枇杷树长成林,里面最适合养鸡、养蜂。”黑溪镇改革村白沙枇杷园负责人周勤说。

周勤是浙江人,2010年随居住在改革村的妻子回家创业发展白沙枇杷园。现每年枇杷园除了卖枇杷的收入,利用林下养殖5000只土鸡、100桶养蜂,收入达到30万元。

桑园里养出特色土鸡

金溪镇清水村一组村民田建,肢体三等残疾。2017年,在外漂泊多年的田建,仍是一个人,家里80多岁的母亲需要照顾。田建被评为村里的建卡贫困户,当地干部鼓励田建回家发展产业、照顾母亲。同时,在当地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大力扶持下,田建家的2间旧木房被翻修成3间占地110余平方米的钢筋水泥楼房。

田建回家后,选择到邻村山坳村四组,流转土地100亩发展蚕桑。当年冬天,田建在重庆市卫生健康委扶贫集团的支持下,又将本村的100亩田地开挖出来栽桑。

2018年,田建多次参加金溪镇组织的栽桑养蚕技术培训,在镇蚕茧站技术人员的上门指导下,喂养了一季蚕,收入1万多元,实现了脱贫越线。

在桑园带来好效益的同时,田建还在桑园里养殖本地特色土鸡。2019年,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帮扶集团驻山坳村第一书记刘畅,为田建在山坳村的桑园送去1000只鸡苗。由于第一年养鸡缺乏经验,耗损一半,当年养鸡收入5万多元,另外蚕茧收入了4万多元。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扶贫集团驻清水村第一书记李小兵,也为田建位于清水村的桑园送去750只鸡苗,去年卖鸡收入3万元,蚕茧收入12万元。今年李小兵又为桑园送来1100只鸡苗,目前已长成半大鸡崽,成活率达到90%以上,预计今年养鸡收入可达到9万元。

田建靠一只右手,养蚕又养鸡,不仅自己达到脱贫越线目标,还带动两村50余户家庭,包括20余户建卡贫困户、残疾家庭,通过在基地务工增收,及早实现脱贫摘帽。2019年,田建被黔江区评为“最美脱贫户”。

(记者 李诗素 文/图)

编辑:黔江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