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中盐茶古道悬崖上的“土家丝绸之路”

从黔江区小南海镇钢厂凉桥(小地名)出发,沿着蛇盘溪边悬崖,崇山峻岭中,有一条宽约40厘米的羊肠小道若隐若现,小道一边是百丈高山,一边临河。“这条小道就是我们这里著名的盐茶古道,被史书上称作是土家族的‘丝绸之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日,对盐茶古道文化颇有研究的当地学者李方庆老人告诉记者。

凿出来的盐茶古道

据了解,这条盐茶古道从唐崖土司始,经过坟坝坪、冒火山、麻溪沟、燕槽、铺子拗、小水坪、鸡爬坎、野猪道、岩峰窝、九盘岭、大路坝、板甲溪、梅子关、老黄溪、白石关、五里峡,到达郁山镇,全程陆路约200公里。相传这是唐崖土司为了发展势力,用大量人力、物力用斧头在悬崖上开辟出来的一条贸易通道。

悬崖上的盐茶古道

沿着悬崖边弯弯曲曲的小路,一行人一边扶着路边的树枝,一边小心翼翼地注意着脚下行走,常有砂石滚落河底,激起片片水花,看得人胆颤心惊。走了近2公里之后,前面的路都被繁盛的荆棘林封死了。

多年前曾经走完这条盐茶古道的李方庆感叹:“陆路许多路段都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的,耗工耗时让人难以想象,但避开了水路‘倒流三千八百里’的大迂回,可以大量节省往返时间。所以,除非大宗货物必须走乌江水路外,客商都愿意走这条陆路古道。”

土家族的“丝绸之路”

为什么说这条茶盐古道是土家族的“丝绸之路”呢?在古代一直有“汉不入洞,蛮不出境”的规定,然而借着盐茶古道这条“丝绸之路”,各代唐崖土司灵活利用“以粟易盐”政策,开辟通往山外的水陆贸易之路。通过这条盐茶古道,将土司属地的茶叶、桐油、生漆、苎麻、珍贵林木等销往山外,换回当地人生活必需的盐、布匹、针织与日常所需的小商品。

经贸无属地界限,因而让唐崖土司原先狭小的经济版图无形中扩大了许多,土司经济发展空间也随之扩大。众多山外人参与唐崖盐茶古道经贸活动,无形中给唐崖土司增添了人口,也在无意间打破了“蛮不出境”的现状。更为重要的是,唐崖土司由此累积财富,才有了今天的唐崖土司城。

重新翻修后的凉桥

据《咸丰县志》记载:咸邑水陆不通,生计太薄,商民概系盐、布、菽、粟为生涯。土司向朝廷朝贡多为当地盛产的山货土特产,而朝廷回赐的多为丝绸、服饰、布匹、食盐等。同时,朝廷采取“以粟易盐”政策,使得土家族地区商贸逐渐繁荣。对土家族文化研究颇深的李方庆说,盐茶古道是唐崖土司为了发展势力,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用斧头在悬崖上开辟出来的一条贸易通道。可以说,唐崖十八代土司,承袭约389年,盐茶古道是从建立到鼎盛的主要“功臣”。

散落民间的文明碎片

虽然背盐已经成为了历史,但在当地民间却留下了许多与“背佬儿”有关的传说。如板夹溪老街那幢“背佬儿”曾经住宿的客栈至今仍在,又如著名的背盐歌,这些散落民间与背盐有关的文化碎片,成了如今土家族的宝贵财富。

“背佬儿,三只脚,背佬儿活路不松活,背上背的像座山,爬坡下坎打搞脚。三步歇,五步站,腰也弯来背也驼,吃的粗茶和淡饭,头上戴的蓼叶壳。为人莫当背佬儿,长大媳妇都难说。”在记者的要求下,李方久给大家即兴演唱了一段背盐歌,嘹亮的歌声在山谷间久久回荡,让人依稀看到了当年“背佬儿”在古盐道上蹒跚前行的身影。

当地民间除了有《十劝》《洗衣歌》等许多与“背佬儿”有关的山歌之外,我们从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当地的盐茶文化,那便是盐茶古道沿途建的各种微型小庙以及数量众多的凉桥,有些小庙用三块石板就可以搭成。

当天,我们从大路坝出发,短短十几分钟的车程,就经过了三座凉桥,而这三座凉桥恰巧便是当地盐茶古道的必经之路。在当地上了年纪的人的记忆中,曾经的盐茶古道“十五里一亭,三十里一店,六十里一栈”,而且小溪沟上都架有一座具土家风格的风雨凉桥,方便往来的“背佬儿”短暂休息。这些凉亭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是盐道的一种文化缩影,吸引了无数旅客前来。

(记者 田丹 实习生 杨凤娇 文/图)

编辑:黔江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