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养蚕脱贫 子承父业织出新“丝”路

“这些蚕现在是二龄期,再过几天就到了三龄期。”在黔江区白石镇天河村二组,贫困户向业鹏和妻子、堂姐正在自家蚕房忙着将刚采摘的桑叶切碎,然后将切好的桑叶给蚕喂食。

愿为孝子 守在父母身边

从白石镇出发,经一小段二级路上村道,在崎岖的村道上开车20多分钟,经过几座山头,便开始看见成片的桑林,村里人说,这就是向业鹏的桑林,向业鹏家就建在这桑林里。

见到记者前来,五十多岁朴实的汉子停下手中的活聊了起来。

向业鹏(左)在观察蚕子的生长情况

“以前我是泥水工,在外头哪里有活干,就到哪里,生活虽然不富裕,勉强能够维持家里开支。”向业鹏说,自家以前条件差,最主要的是公路不通,祖祖辈辈都穷。村里人多在外出打工,自己也学了泥水工,总算能勉强生活。

“后来父母身体不好,为了照顾他们,我选择了回老家种地,空的时候出去做点泥水工补贴家用。”向业鹏说,家人生病加上孩子上学,家里开始入不敷出,生活很困难。

2014年,向业鹏家被评为建卡贫困户。

种蚕桑脱贫 带动乡邻致富

“刚回家那会,家里基础条件还是很差,村里仅靠一条毛路路(基耕道)通向外面。”虽然交通条件差,可是自然资源丰富,不满足于现状的向业鹏决定在老家发展点农业项目,靠自己的努力致富。

经过了解,种植蚕桑养蚕的政策好,不愁销路,于是向业鹏心动了。2013年,向业鹏种下了第一亩蚕桑苗。

经过多年的发展,向业鹏的蚕桑已经发展到了80亩,年收入近20万元,向业鹏还利用空余时间,再做点泥水工,额外挣点费用。

2015年,向业鹏家脱贫,家里还建起了两层小洋房,生活越来越好。不仅如此,向业鹏租用了村民的土地,又请村民在自己的蚕桑基地务工,同时还带领附近村民一起种植蚕桑致富。

子承父业 承包土地建桑园

儿子向阳继承了父亲敢闯敢拼的性格,2014年大学毕业后,便开始创业。今年受疫情影响,向阳选择回到家中, 在父亲的支持下,向阳决定也发展蚕桑,干起养蚕事业。

向阳邀约了一位朋友加入进来,并在村里承包了300亩地,建起了桑园。采访当天,向业鹏和木匠父亲正在给向阳帮忙织蚕床,大力支持向阳发展养蚕事业。

“儿子愿意和我一样,做一个农民,我们没什么阻拦的,现在国家政策对农民这么好,不仅给我们修了路,将路通到家门口,还全部硬化了,现在我们采摘桑叶,都不需要用肩挑背扛了,全部用车拉,完全是一个新型农民。”尝到甜头的向业鹏面带笑容地说,家里通过种桑养蚕,收入明显提高了,日子越来越好了,现在就想再存点钱在城里买套房,以后送孙子在城里上学。

向业鹏说,儿子上过大学,他懂经营,希望他将养蚕发展成天河村的一个产业,从蚕桑种植中织出新“丝”路,促进农业增效和贫困群众增收。

(记者 黄英 文/图)

编辑:黔江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