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8旬老人种10亩李子 一年收入超过5万元

  “老唐更是越老越值钱,一年坐在家里就有几万元收入,还是人家把钱送上门!”近日,走进黔江区中塘镇兴泉社区二组,邻居的一老人以调侃的家常话,介绍老唐家一年脆红李的收入情况。


唐治林老人观察脆红李的长势


政府引导产业转型

  邻居老人口中的老唐,名叫唐治林,今年81岁。是左邻右舍公认的身体最棒的老人,从自家责任地挑100斤重的脆红李到公路上,大气不喘一口。

  “我家的脆红李产业,真正要感谢的是我们当地政府领导,当初是他们上门作动员工作,才有现在可观的收入!”靠种10多年脆红李,尝到甜头的唐治林老人说,这是政府帮老百姓种下的摇钱树。

  谈到当年发展脆红李,作为耕种了大半辈子传统农作物的唐治林,和很多村民一样不愿意产业转型,一样嘀咕着怕栽起后没得搞头,担心原来还有稀饭吃,万一失败了连稀饭都没得吃。

  通过动员,唐治林当年栽了3亩作试验。3年后投产,脆红李的收购价格为10元1斤,唐治林看到价格有点惊讶:“种10年庄稼还没有这个收入。”

  “想当年发展脆红李,当地政府领导是三番五次上门做动员工作。有的当时答应栽下,后来私自把李树挖了的农户也不少。”社区综治专干李长军说,当时坚守下来的,现在都是脆红李产业的受益者。


10亩地全种上脆红李

  通过区农业农村委、中塘镇政府每年举办的脆红李实用技术培训,平常有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唐治林对脆红李的田间管理,以及疏花疏果等关键节点都成了熟手。

  试种让唐治林尝到了甜头,还学会了种植技术,他随着又将自家的7亩责任地,先后栽上脆红李。

  “当时要是不听政府干部的劝,还是种红苕洋芋的,可能还只有顿顿吃稀饭的命。”唐治林老人笑着说。

  当时很多挖去李树的村民,看到唐治林家每年的脆红李收入,感到后悔了。又到政府去申请登记,领脆红李苗。

  “没有人给你指路、引路,光靠自己闯,确实闯不出什么名堂来。”唐治林说,这就是“喝凉水还得有人引路”的道理。

  “我家后来种的脆红李,每到田间管理、疏花疏果季节,我就把唐老人家请到田间,现场手把手地教技术。”附近一李姓村民说,有时候,请他到家里喝杯酒还要拒绝。

  种脆红李多年,唐治林也成了技术上的能手。附近很多村民,通过唐志林在技术上的指导,不少成了脆红李种植大户,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


一年收入5万元

  “最多10天,我这块地里的脆红李就成熟了,到时候欢迎你们来品尝!”唐治林拉下一丫枝,指着挂满脆红李的枝头说。成熟后的颜色是带紫色的,上面有一层厚厚的像白霜。

  听完唐治林老人对脆红李的介绍,也教会我们如何识别脆红李是否成熟,如何购买和选泽市场上的脆红李。

  “我房屋周围有10多株脆红李,今年有18个年头,是区林业局最早引进那批脆红李品种。近年来,我通过在老树枝上进行嫁接过,效果还不错。”唐治林说。

  学会了嫁接技术,唐治林只将树龄较老、果实较小、口感较差的的脆红李树老枝全部锯掉,嫁接上品质较好的脆红李品种。

  “一旦有了好的产业,就要好好坚守。生在农村,只要把产业选对了,钱来得快,富起来就更容易!”这是唐治林总结出的致富经验。

  5年前,唐治林家的10亩脆红李,最风光的一年卖上10万元。最近几年价格下跌,一年能保住5万元收入。

  一直以来,唐治林老人的子女均在外务工,家里就他和老伴生活。他的人生哲理是: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给子女增加麻烦!

                     (记者 李诗素 文/图)


编辑:黔江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