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扶”到百姓心坎上

本报讯(见习记者 李浩 特约通讯员 杨元忠)7月27日,记者从彭水自治县发展改革委获悉,“十三五”以来,彭水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14207人,并围绕“稳得住、有产业、逐步能致富”总体目标,强化制度设计、强化设施配套、强化产业扶持、强化就业扶持、强化社区管理,基本实现每户搬迁户至少有1个增收项目,每户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至少1人就业,每个集中安置点至少有1个产业项目等“三个一”目标任务,彻底解决了搬迁群众后顾之忧。

彭水及时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点转入后续扶持,作为中心工作及政治任务抓紧抓实,纳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扶贫领导小组会议事日程,先后出台县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实施意见》《后续扶持实施方案》等后续扶持政策,特别制定了《后续扶持政策措施》,为常态化开展后续扶持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撑。

在遵循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前提下,彭水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搬迁户走”,聚焦搬迁群众期盼的民生事项,缺什么、补什么,精准安排“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资金6.7亿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设施建设等项目463个,有效解决搬迁群众住房难、用电难、饮水难、出行难、脱贫难等问题,夯实搬迁群众后续增收基础。

彭水深层次破解“发展什么、权属归谁、怎么经营、怎么分配”等后续产业发展难题,确保搬迁群众有收入、有保障。围绕选准项目,系好第一颗纽扣。“十三五”累计投入资金5417万元,按照“一村一品、一点一业”,落实产业项目37个,巩固了搬迁群众的后续增收,直接惠及有后续产业扶持需求的搬迁户897户。围绕产权归属,确保服务搬迁户。建成的产业项目,产权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折股量化到搬迁户,按照“保底+分红”的方式,年分红比例原则上不低于入股资金的10%,并通过“土地入股、参加劳务”等方式二次参与收益分配,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围绕“经营管理”,确保盈利见效。引进龙头企业经营管理,由集体经济组织与龙头企业签定合作协议,利用龙头企业技术、管理、资金等优势,力争建成一个项目,盈利一个项目。建立负责人制度,充分发挥引入的乡外企业和本乡产业能人对各村脱贫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推动实现村集体经济和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彭水强化就业扶持,采取“五种模式”巩固脱贫增收渠道,“扶”到百姓心坎上。采取“搬迁户+乡村旅游”模式,对位于景区周边的乡镇,依托阿依河5A级风景区、蚩尤九黎城、摩围山风景区、乌江画廊、郁山古镇、鞍子苗寨等旅游资源,扶持180户搬迁户在安置区开设农家乐、森林人家、超市、旅馆等,以此作为收入来源。采取“搬迁户+工业园区”模式,实行“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目前已解决就业210户。采取“搬迁户+特色种养殖”模式,扶持搬迁户因地制宜发展高山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经果林、淡水养殖等特色种养殖项目,目前已扶持搬迁户353户。采取“搬迁户+转移就业”模式,有组织的实施外出务工帮扶和转移就业5781人,已基本实现有劳动力家庭至少一人就业。采取“搬迁户+公益性岗位”模式,落实保洁员、护林员、公路养护、水利管护、治安巡逻等公益性岗位,现已安排帮助搬迁农户稳定就业691人。

根据社区管理需要,彭水在每个集中安置点设立一名“点长”负责安置点的管理工作,新建7个议事厅,实现搬迁群众办事有地方、议事有组织、纠纷有人管、困难有人帮。积极动员搬迁群众将相关权益转至迁入地,确保各项扶持政策有效接续,实现搬迁群众户籍关系、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障关系“愿转尽转”,党组织关系“应转尽转”,集体经济身份关系“能转则转”。及时帮助特殊困难群体,对符合政策的特殊困难户,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目前已将搬迁户540户纳入“低保兜底”。

编辑:黔江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