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产业扶贫铺就贫困群众致富路

近日,彭水自治县汉葭街道长滩社区3组居民任学武与当地14位居民一起来到花椒基地,开始了今年花椒的第一次采摘。

“能在村上有活做,有钱挣,全靠发展这个产业哟。”任学武今年70岁,他说,村里发展了800亩的花椒种植,在家门口务工每年有10000多元的收入,日子越过越舒心。

近年来,彭水坚持发挥产业助农增收作用,围绕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把生态产业作为生态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完善扶贫产业与贫困群众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激活自身“造血干细胞”强筋壮骨,增强稳定脱贫的内生动力。

着力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在助农增收上下功夫。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红薯、烤烟、畜禽养殖及中药材等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推进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培育行动,力争每个村发展贫困群众参与度高的1~2个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红薯、烤烟、畜牧、中药材、蔬菜、特色经济林等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扶贫主导产业。

着力推动扶贫产业到村到户,在提升贫困户获得感上下功夫。按照“县有主导产业、乡有骨干产业、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人有一技之长”的发展思路,组建县级产业扶贫专业技术指导服务组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技服务活动,充分利用农村“土专家”和农业技术协会等社会力量资源优势,引导贫困户参与县级主导产业和村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结合实际从事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等,大力发展增收项目。

着力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在“稳得住、能致富”上下功夫。科学做好安置点产业发展规划,及时促进产业发展落实落地,扩大产业对搬迁群众覆盖面,带动搬迁户能致富。对12个安置点投入资金2600万元,坚持“一点一品”强化后续产业配套,用于“扶贫车间、淡水养殖基地、种植大棚、冻库、乡村旅游设施”等配套建设;对分散安置区,投入资金3500万元用于产业设施建设,带动搬迁群众就业增收。

着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全面消除“空壳村”上下功夫。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积极探索产业带动型、资源开发型、服务创收型、租赁经营型、项目拉动型等五种模式,采取竞争申报择优方式为29个村社区注入1000万元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补助资金,有效消除“空壳村”,基本实现村村有产业。 (通讯员 赵琴)

编辑:黔江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