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已成“雨” “润城”也无声

“前些年我也经常来黔江,但这次来,我对这座城市的印象真的是大不相同。”6月17日,重庆主城商人刘德告诉记者,“特别是交通,以前来的时候什么车辆加塞、随意变道等等情况比比皆是。而且司机往往是老远就狂摁喇叭。但这次不一样了,这里的交通秩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交通秩序变得井然有序,加塞变道等行为也很少见到了……”刘德说的,其实只是创文工作开展以来,黔江城市蝶变“多棱镜”中的“一棱”。

文明已渐“润城无声”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就是在一些没有红绿灯的路口处,“车让行人”都已成为了司机们的自觉反应。在谭家湾往盛黔桥方向路口记者看到,一辆轿车看到有市民要过马路,于是早早就减速慢行甚至提前停了下来,等行人过了之后再转弯下行。

“以前像这种情况哪个会让人哟,老早就把喇叭摁破的阵仗。”记者在和现场市民对话过程中,市民张小琴说,交通秩序这一块真的是与往年相比进步很大,现在的机动车就算在通过没有红绿灯的路口时,都要减速慢行、相互礼让,再也听不见那烦人的喇叭声。在遇到行人过马路,无论是有没有斑马线的地方,只要是行人举手示意要过马路,机动车都是减速慢行或停车让行,让行人安全地过马路。“这和以前相比真是天壤之别,而且有点文明润‘城’无声的感觉。”张小琴说。

更让人可喜和感动的是,行人们在过马路时,也形成了“礼让”的习惯。在东路一路口记者看到,一行人在穿越斑马线时,看到一辆轿车也到了斑马线前。于是行人主动退让到“隔离栏”内,伸手示意轿车先行。但轿车司机并没有先行,而是停了下来轻轻的鸣了一声喇叭,让行人先行……整个过程显得十分和谐温馨,让人深深感觉到,文明真的已经在这座城市深入人心且真的是“润城无声”。

文明应是“积少成多”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绝不是一阵风、一场运动,而是一人心持续向善的一个过程。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参与文明城区创建,不是靠监督靠强迫,而是要靠自觉、靠自律。

市民黄刚告诉记者:“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与黔江50万人都有关系的。大家都应为创文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他举例说,比如遵守公共秩序,不大声、随意地喧哗。去公园游玩时不拈花惹草,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等,对个人来说,都是举手之劳的事情,但对于一座城市的改变来说,就是一项大工程。“全国文明城市区不是想得就得的,而是要靠大家齐心协力、全民参与才有的成果。这种成果才能真正地体现出城市的文明,以及生活在这座城里的人的素质和内涵。”黄刚说。

创文更该“人人有责”

不难发现,自黔江区开始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以来,黔江的城市变化,人人皆可感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因创文而改变最大的,首先是市民的文明素质。如今在公共场所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害花草树木、公共财物的不文明现象,正在日益减少;而像聚众斗殴、吵闹打架等等不文明现象也很少见到。其次,交通秩序的根本性改变,让这座城市的文明“既有其表,也有其里”。

让人感受最深的,还有党政干部的工作作风。如今群众办事的愉悦指数大幅提高。干群之间交流时,群众更能感受到干部们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忧群众所忧、视群众为自己的亲人的“那份心”。

显然,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取得的成果,既反映了黔江这座城市的整体文明水平正在提升,也表示黔江这座城市最具价值的一个品牌也正在形成。“文明城区的创建,一定不能是拿了牌子就万事大吉,应该是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的一份使命和责任。只有全区人民全员参与,并为之全力付出,文明城区的创建才会成功,也才有意义。”市民伍力认为。

 (记者 王华松 文/图)

编辑:黔江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