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搞得好 群众致富渠道宽

  本报讯(记者 徐朝政 文/图)“五一”以来,黔江区天气转好,黔江区沙坝镇天香玫瑰庄园300余亩玫瑰绽放出美丽的色彩,进入最佳观赏期。趁着晴好天气,三五成群的游客也闻香而来,穿行于玫瑰花丛中,赏花、拍照,尽情享受乡间如画的美景。

玫瑰庄园里鲜花盛开

  庄园负责人介绍,今年是第一季花开,总面积有320余亩,有几百上千个品种供游客观赏,今年全部免票,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游玩赏花。在庄园务工的工人告诉记者,忙的时候庄园用工频繁,一个月能在家门口收入3000多元,而且工作轻松,留守妇女和老人都能胜任。

  在群山环抱、空气清新的黔江区邻鄂镇松树村,村民简义相在外地对菊花种植产业进行考察,并把当地品种引回松林村。在政府扶持下,他在村里流转300亩土地,开始种植菊花,品种包括杭白菊、金丝皇菊等。“土地荒着可惜,拿来发展点产业,怎么也能给村民增加点收入。”经过试种,简义相发现效果不错,一亩菊花产量达800至1000斤,盛产期能达到2000斤左右。

  如今,通过各大药房、茶叶市场以及电商渠道,菊花基地1个月纯收入达到2万元左右。在此基础上,简义相免费向当地贫困户提供种苗,并教授种植技术,已带动当地20余户贫困户参与种植,增加了收入。

  玫瑰、菊花、羊肚菌、中药材、莲藕、冬桃……在新一轮脱贫攻坚行动中,黔江区在发展传统农业之余,以特色产业扶贫为重点,因地制宜,为群众拓宽了众多增收渠道。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黔江区引导3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贫困村产业发展,有效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同时依托产业建成多个高山生态避暑纳凉和农业观光体验示范点,培育示范户150余户,促进农旅结合,打造乡村旅游。

  黔江区还引进了京东、阿里巴巴、猪八戒网等企业,实施“互联网+扶贫”行动,建成渝东南电商产业园、区电商营运中心、30个乡级电商服务站、100个村级电商服务点、1200平方米的菜鸟物流园,基本实现区、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贫困村全覆盖。

  今年,黔江还大力鼓励发展其他特色产业。支持茶叶基地建设,对新建茶叶(含代饮茶)基地相对集中成片200亩以上的,按每亩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生产投入补助。对亩植2000株以上老茶园改造,按每亩2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生产投入补助。以竞建、先建后补的方式支持中蜂良种繁育场建设,对新建中蜂良种繁育场(200群以上)按每个30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鼓励和引导养蜂业主培植蜜粉源植物,支持中蜂扩群增量扩大产能,对引种5群以上规模的中蜂养殖场(户)新购买蜂群按每群250元的标准一次性给予补贴。此外,支持养鸡产业发展,以竞建、先建后补的方式支持新建标准化规模蛋鸡场,对新建存栏2万羽以上的蛋鸡场每场补助30万元;对按程序申报审批的存栏100羽以上的养鸡场(户)更新换代新购鸡苗按每羽2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编辑:黔江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