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痕】插秧记忆

  ◆张承斌

  小时候,家里生活极其困难,经常断炊,所以,年少时,我便对粮食格外珍惜。每年春深农忙时节,经常和母亲一起插秧。田间劳作是一件极其辛苦之事,但父母也实在是没了办法。若非生活所逼,天下没有谁愿意让自己的儿女过早地承受辛劳。

  父亲,从远处的苗床里挑来一担担秧苗。扁担,压弯了他瘦长的腰身。他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一把把用枯草束紧的秧苗,从父亲手中跃出,在半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仿佛跳水运动员,凌空翻腾,展露出优美的身姿,继而落在海一样的水田里,溅起片片水花。偶尔,水花溅到我光溜溜的身上和黑糊糊的脸上,清凉清凉的,有如夏日里一阵微风拂面,捎来短暂的惬意。

  秧苗,是母亲头天里拔好的。束紧后,整齐地码放在田边,以便翌日父亲装筐。为了不耽误时间,每次插秧前,母亲总要一个人精心准备许久。

  拔秧,也是一件辛苦之事。村里的男人是不屑于干这种难以体现力量手头活的,每家每户都由女人来承担。母亲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天黑了,就把马灯挑上竹竿,斜插在秧田里,继续埋头,力争当日完工。我有时看母亲太辛苦,跑来帮忙。她总是举着沾满稀泥的双手笑着吓唬我,说这是女人的事,你一个男娃子干什么?我不管什么男人女人,只要能帮上忙,让母亲早点歇工,我就乐意。

  第二天清晨,母亲带上我,手把手教我怎样拉线,双脚怎样往后挪,怎样捏住秧苗往田里插,横竖行如何对齐……我跟在母亲后面,循着母亲的教导努力去做。不大会儿,母亲就把我丢得老远。回头望望,她瘦弱的身影一直弓在那里,随着秧行的延伸往后移动,舍不得片刻休息,我心里既敬佩又难过。

  暮春,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周围一片静谧,只剩手击水花的声音,在耳畔萦绕。偶尔,间有父亲的轻唤和提醒。我和母亲都默不作声,秧行在向后延伸。此刻,世界十分安宁,我可以想象得到不远处有鸟出草丛,轻舒翅膀,滑过天空,落向另一片天地。老牛,在河岸吃草,悠闲地甩着尾巴。然后,静立在那里,时有一股热气,从鼻孔喷出。

  我一趟才近半,母亲又赶了上来,很快超过,把我困在里面。我羞愧难当,奋力追赶。母亲宽慰我:小孩子,刚学插秧,要讲究质量,慢一点没关系,以后会快起来的。有了母亲的安慰,我心里顿觉轻松,却时刻没有松懈,因为那么大的水田,她一个人要插到何时呀。

  夏日里,骄阳似火。有时,我们正在暗自发力,试图超越。不料,头顶上,乌云已在悄悄四合。俄顷,豆大的雨点就劈头盖脸地砸下来,瞬间湿透了衣裳。我们睁不开眼,无处可逃,只能呆立着,任由雨水顺脸颊往下流淌。望着一脸的狼狈相,我们母子相视一笑。待雨势渐弱,我们裹着湿衣,重新投入“战斗”。

  秧苗既落,触地生根。接下来,便是漫长的等待。每年深秋,是我们家最开心的时候。而在那个年代,这样的时光,总是显得很短暂。


  如今,我们早已告别贫穷,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往日的插秧记忆,以及由此练就的劳动技能,却镌刻在脑海里,浸润在血脉里,永不磨灭。


编辑:黔江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