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山飞水盐井见证五千年盐丹文化

郁山飞水盐井保护牌

中井河流域

  郁山古镇,相距彭水自治县县城约38公里。透过历史的尘烟,这个看似平凡而又普通的渝东南小镇,时至今日不仅能寻找到历史上皇亲国戚、名人雅士的足迹,还是盐丹文化的发祥地,旧时渝鄂湘黔边区的政治中心。郁山自古以产盐著称,在苗语中,郁山即产盐之山,是最早被人类发现利用的盐泉之一。

  近日,记者随郁山镇政府工作人员秦国强一行,目睹到当年取水制盐场地——郁山飞水盐井,郁山镇五千年的盐丹文化就是从这里“飞”出来的。

  穿过古镇的石板街,沿古镇的东头石梯下行数百步到河底,再乘坐当地渔民的一艘舢板船逆流而上,大约20分钟后来到飞水盐井遗址处。两汩清澈的泉水,如一条玉带飞流到碧绿的河水中。

乘坐舢板船到达飞水盐井

  “这就是郁山飞水盐井遗址,河岸上方有多口用火砖或石头砌成的盐井,形成一个飞水盐矿遗址群。”秦国强说,从相关资料上查阅:早在五千多年前,当地濮人(即苗族祖先),发现了当时郁山流出地表的天然盐泉,当时人们通过木槽或竹子取水提盐。在周朝初期,这里还盛产丹砂,盐和丹砂也是通过水路,从郁江经乌江汇入长江销往外地。

  郁山因盐而兴,所以成为中国最早发现丹砂的地方。从盐井挖掘、保护,卤水采集、提炼,盐水浓缩、蒸煮,食盐包装、运输,丹砂炼制、呈贡等,这一整套的制盐炼丹技术和工艺,促使郁山形成了完整的盐丹产业链。盐丹的开采,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推动了其它产业的兴起,尤其是商贸、煤炭、运输、饮食、制造、建筑等产业,促成了郁山成为古代商业重镇,多种文化也在这里相继产生。

飞水盐井一角

  随着时代的发展,水路的畅通,制盐场地规模扩大,便开始有盐商利用船只将郁山盐,通过郁江与酉水销往武陵山区及乌江流域一带的湖南、湖北、贵州和渝东南地区等地。民国期间,郁山正式建立盐厂。1982年特大洪水,地处后灶河与中井河交汇处的制盐设施,部分施遭洪水冲毁,后盐厂于1983年停产荒废。

游客在这里拍照

  郁山飞水盐井,属于郁山盐业遗址群的一部分,位于郁山镇南京社区和朱砂村,境内现保存有老郁井、新井、正井、中井坝遗址,中井河段输卤笕道和后灶河段输卤笕道遗址等。如今这里,成为当地一处旅游网红打卡景点。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周边很多市民都来这里观光拍照。

  目前,在郁山中井河和后灶河沿岸发现有老郁井(倒鹿井)、长寿井、斑鸠井、猴子井、皮带井、楠木井、飞水井、鸡鸣井、新正井等30余口天然盐井和人工盐井,还发现古制盐作坊上百处。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郁山中井盐业遗址,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重大考古发现前二十五强”,重庆市“十二五时期十大考古发现”。郁山飞水盐井,也被列入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 李诗素 文/图)

编辑:陈庆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