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盐古道 ——石柱土家文化的根和魂

万寿山古兵寨门。

石柱古为梁州之域,西周、春秋时属巴国领地。唐武德二年(619年)置南宾县,为石柱建县之始。石柱虽建县时间短暂,然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四川盆地渝东地区至华东的交通运输大通道,早已贯穿石柱。在这条交通线上,几千年文化积淀,底蕴厚重。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三大文化现象:

一是“啰儿调”系列文化。“啰儿调”被誉为“竹枝词”的活化石。2006年,石柱“啰儿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的代表作《太阳出来喜洋洋》更是脍炙人口的世界级经典民歌。

二是秦良玉文化。秦良玉生于明朝末年,因战功卓著,被南明朝封为“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忠贞侯”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女将军。

三是丰富的路文化。现已修通三条高速路,一条高铁,正在建设的一条高速路,加之濒临长江,构成“四高一铁一港”的“渝东交通枢纽门户”。这样的路文化,在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乃至渝东北山区,实为罕见。

为何石柱这么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县,会集中如此多的现代化交通线?会产生《太阳出来喜洋洋》经典民歌?会走出秦良玉将军这样的叱咤风云人物?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揭开“巴盐古道”神秘面纱。

巴盐古道险隘——大寨坎。

北纬30゜的金丝带

古代巴国是井盐的主要生产地,甚至为寻找盐矿迁徙,或发生战争。长江三峡库区有长时间井盐开采的历史,其中云阳、巫溪、忠县、石柱均存遗迹。

贸易的兴盛,从石柱县的西沱、沿溪、忠县的东溪长江码头出发,翻越方斗山、七曜山,经由湖北,延伸湘黔,形成了上千里的运输线。甚至从四川自贡、重庆云阳转运来的盐巴,也从石柱运至湖北来凤、湖南龙山等。因此,石柱县自古以来就是“渝东交通枢纽门户”。

经过进一步探秘,我们会发现一个惊人的现象,就是新修建的国道、高速路、高铁,在北纬30゜武陵山与巴盐古道高度的重叠。这绝非巧合,而是古道的变迁。因为巴盐古道自古以来就是交通大动脉,现在的国道、高速路、高铁,就是巴盐古道的凤凰涅槃,由“人行大道”,蝶变“车行大道”而已。1949年前修建的石忠公路,之后的川汉公路,渝利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正在修建的梁黔高速公路,都是沿巴盐古道开凿。因此,巴盐古道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运输大通道。

这些繁华的交通线为何非要经过石柱呢?

据清朝傅维鳞的《明书》2卷《志二·方域志四》记载:“石柱宣抚司,古巴国地。秦属黔中,汉曰牂牁,后周改置施州,唐为清江郡,宋置石柱安抚使司,元及明,皆因之。地连黔播,入荆襄,有便道焉。人性豪悍,无所领。”其中所载之“便道”即捷径,当为巴盐古道。我们的先辈背运盐巴,负重远行,也定然会选择“便道”,少走弯路。从地图上看,从渝东穿越武陵山到达湖北西大门来凤,走石柱是一条捷径。所以,过去的巴盐古道,现代的公路、高速路、高铁路等,选择经过石柱,就是选择的“便道”。因此,石柱县占据地利优势。

根据1994年版《石柱县志》卷12记载:从北宋开始,逐步建成起于西界沱的“川盐销楚”的盐运大道。主道由西界沱翻楠木桠,经青龙场、石家坝、黄水坝、万胜坝、冷水溪,翻七曜山至湖北利川县汪家营,再到利川恩施等地。

主大道:石柱西沱(石槽溪)-王家-石家-黄水-冷水,终点站湖北来凤(湖南龙山);

次大道:石柱沿溪(石溪口)-鱼池-黄水-冷水,终点站湖北来凤(湖南龙山);

次大道:忠县东溪(神溪口)-磨子乡-石柱茶店-龙沙-桥头-中益-沙子-新乐,终点站湖北来凤(湖南龙山)。

为何石柱的盐巴运输的终点站为来凤和龙山呢?因为来凤龙山历史上为湖北湖南的西大门,边贸物流集散地。龙山“联荆楚而挽巴蜀,鄂湘川之孔道也”,历史记载十分清楚。

这些古道其实就是“蜀道”,之所以要加一个“盐”字,是因为,古道上长时间承运过盐巴,盐又是涉及国计民生重要的战略物资。现在通过查找资料,找到一些依据。历史有记载的大规模使用盐道的有两次,即晚清太平天国运动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这是有据可查的历史记载,没有记载的历史,应该还有,而且应该还要多。

综上所述,巴盐古道从古至今是一条交通运输大通道,经济大动脉,名副其实的“北纬30゜的金丝带”。

巴盐古道大寨坎石梯。

武陵山民族走廊

巴盐古道因其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被著名学者费孝通誉为“武陵山民族走廊”。在千里盐道上,民族融合现象十分平常。

在湖北利川的忠路镇,至今流传这样一首歌谣:“好个忠路城,山高路不平,吃的双江水,住的四川人。”忠路镇就是历史上的一个物流集散中心,外来客商自然很多。

巴盐古道的重要起始点石柱西沱古镇,是首批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该镇的一大特色便是建筑物的多样性,不仅有土家族吊脚楼,还有许多典型的“徽派”建筑。在西沱古镇不足三公里的街道上,有江西会馆(关帝庙)、四川会馆(张飞庙)、湖广会馆(禹王宫)、福建会馆(万天宫)等。繁华的商业贸易,自然吸引各地商人云集于此,并来往于巴盐古道上。

在石柱县城边的回龙山,有一座著名的三教寺,供奉儒教孔子、佛教的释迦牟尼、道教老子。该寺庙建于明朝,后经秦良玉将军扩建,也是唯一经皇帝御批和尚可以婚配的寺庙,突破佛门的戒律。“儒释道”三教合一出现在石柱,绝不是偶然,这是民族融合文化融合的例证。

在巴盐古道上,汉、土家、苗等民族广泛深远的交流融合,形成特有的“武陵山民族走廊”现象。

利川市凉雾乡的老场村,居住着一支罗姓人家。2019年9月22日笔者走访利川二小教师罗春生先生,据他介绍,清朝乾隆年间的家谱记载,该支人来自于临江府野鹤杜村(现忠县野鹤镇)。利川小河乡还有一支本族人,其祖先为石柱西沱码头人,沿巴盐古道流浪于此落业。这两支人的活动轨迹,就是沿着巴盐古道迁徙的证明。

巴盐古道和布满苔藓的护栏。

厚重文化之脉

石柱境内的三条盐大道,每隔三十里设有盐税卡,后来税卡便兴起一个场镇。全县三十三个场镇,有二十五个处在巴盐古道上。在一个县境内的老场镇,被巴盐古道连接和涵盖得如此集中、如此范围之广,在千里盐道上实属罕见。这是渝东石柱独特的盐道现象。

在巴盐古道上,因盐而兴的客栈、歇脚店子、村落、寺庙、祠堂、风雨廊桥、吊脚楼、跳磴河等随处可见。比如石柱黄水的谢家店子、鱼池万家店子、大河江西会馆。沿溪镇清明村一段二十公里的盐道上便有纱帽山、粮食店、赶家桥、石门、高家院子等古客栈,而石门客栈还是巴盐古道上独有的“穿心店”。

石柱是长江干流唯一的土家族自治县,有了便捷的交通,繁荣的经济流通,才有文明的积淀,形成民族大融合,文化大碰撞,这是渝东石柱土家文化兴盛的经济基础。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分布广泛的古盐道、古客栈、老场镇、寺庙、祠堂、传统村落、吊脚楼,以及摆手舞、斗锣、玩牛、哭嫁等民间文化,支撑起源远流长的盐道文化和文化载体。

蜀文化、巴文化、楚文化,长江文化、山地文化,汉文化、苗文化、土家文化,在方斗山、七曜山的巴盐古道上交织感染、相得益彰。交通运输大通道,民族大融合、文化大碰撞,为孕育“啰儿调”,诞生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寨坎一线天。

(通讯员 罗涌 文/图)


编辑:李丹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