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县大垭乡:冷水养鱼带动一方致富

  好水养好鱼,彭水自治县大垭乡冬瓜村大河坎的山沟里有一股泉水四季长流,村民张秀琼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在政府的扶持下,一步一步发展冷水养鱼。经过几年的辛苦打拼,如今,这位农家妇女不仅通过养鱼让自己走上了致富路,而且还吸纳贫困户入股分红,带动一方产业发展。近日《我和我的脱贫故事》采访组来到冬瓜村,采访了张秀琼的脱贫故事。

  放弃城里的生意

  照顾母亲回乡创业

  初冬时节,大河坎山沟里,一排排鱼塘呈现在眼前。鱼塘里,成群的鱼儿在水里畅游,时不时地跃出水面。村民张秀琼站在木楼上,看着自己和丈夫辛苦打拼出来的产业,脸上挂满了笑容。

  “总共是30多亩,全部是养的鱼,我们是前年开始养殖的,现在成品鱼有2万多斤,春苗放了三万多尾,秋苗放了三万多尾,总共有六万多尾。”张秀琼如数家珍般的介绍自己的鱼塘。

  满池鱼儿满池希望,对张秀琼来说这来之不易。曾经,她与丈夫在彭水县城做过建材生意,在重庆主城开过饭馆,收入还不错。2017年初,他们的父亲过世,年迈的母亲一人在家需要照顾,于是,张秀琼夫妇又回到这个山沟,打算利用附近的水源优势养殖冷水鱼。

  “这个水源很好,我们专门拿去北京检验过,这个水很适应养殖冷水鱼。”张秀琼告诉记者,有水,就有了养鱼的基本条件。但除此优势之外,四周却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当初这里全是荒地,荒了几十年了,没人种庄稼,河沟的沙随时会冲进来,这一片都是河沙坝,全是长的荆棘。”

  政策支持

  带动贫困户共同致富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2017年,张秀琼和丈夫一道,开始了他们的创业历程。夫妇俩把所有的积蓄用来开挖鱼塘。挖了三个月,勉强建起了2500平方米的鱼塘,投放下了两万尾鱼苗,然而更多的困难还在等待着他们去克服。

  “修这个鱼塘的时候缺资金,放的鱼苗又要吃饲料,水泥、沙、工人工资都要支付起走,又不得空去找钱,面临的种种压力,真的是非常艰难。” 张秀琼说,请不起工人,夫妻俩只好起早贪黑自己拼命地干。连续几个月,从建鱼塘到修房子,都是他们一手一脚做出来的。在夫妻俩的苦心经营下,鱼苗逐渐长大,效益也逐渐显现。

  “今年大概卖了一万七千斤,总共卖了40多万元。”张秀琼说,发展冷水鱼能走上正轨,一方面靠着自己的打拼,一方面也靠着政府的支持和贫困户的参与。当初困难时,7户贫困户分别把土地和5万元金融扶贫贷款投入到这里;政府投资修通了到冷水鱼基地的公路,让她度过了重重难关。当效益显现,大家也都成了受益者。

  “一共是七户贫困户参与,有的是土地入股,有的是现金入股,按比例给他们分红。” 现在,张秀琼自己养鱼也有了经验,销路也很宽了,她的爱人出门挣钱去了,她就日夜管护着他们的鱼塘。“这个鱼塘不光是我们夫妇俩的,也是贫困户脱贫的希望,,所以现在我就是要全心全意经营这个东西,确保万无一失。”

  辛苦终有回报,鱼塘让大家看到了希望。“最大的希望就是想让这些农户都有钱分。”张秀琼说,养鱼,不只是为了自己一家的利益,要带动其他贫困户一起富起来,才是她们最大的愿望。“政府如此支持我们发展,就是希望把贫困户都带动起来,让他们看到希望,也让这些入股的农户有一定的收入,我们觉得才对得起大家。”

  (记者 向明坤 见习记者 李浩 文/图)

编辑:陈庆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