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企业出困境 谋划产业促发展
——记酉阳县酉州实业集团董事长、致公党酉阳支部主委张新文
地处武陵山腹地,素有“渝东南门户、湘黔咽喉”之称的酉阳县,有着悠久的铜茶漆倍栽培历史。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酉州实业集团在张新文的带领下,紧跟新时代步伐,强化实体化发展,在全县大力发展油茶产业。
秋冬交替,层林尽染。走进大山深处的酉阳县可大乡,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漫山茶林、欣欣向荣的壮丽景观,村民们正在秋栽油茶,脸上洋溢着脱贫致富的喜悦,希望就在这成片的油茶土地上蓬勃生长。全国油茶首席专家、亚洲林业科研所姚小华研究员对可大村油茶基地评价非常高,称其完全可以在这里召开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
谋划资金 化解遗留难题出困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酉州实业集团是原酉阳城建集团更名, 2014年11月2日张新文来到这里任职,担任集团公司董事长,作为致公党酉阳支部主委、重庆市第五届人大代表的张新文,不忘初心,敢于担当,肩扛使命,积极作为,踌躇满志的谋划企业的发展思路。
公司以前是代替政府建设公益性基础设施。承建项目需要推进、矛盾纠纷要化解、代建工程不能停、政府不再兜底、银行本金利息要还、材料款要如期支付、农民工要拿到过年钱、员工工资福利得提高等等问题,都成了摆在初来乍到的张新文面前的难题,为此他度过了许多个不眠之夜。集团办公室主任潘发光告诉记者:“以前公司不景气,矛盾突出,人才流失量大,从60名员工只剩下26人,可谓是举步维艰。”
年关将近,要解决迫在眉睫的诸多问题,至少要1.5亿资金。公司没有抵押物,向银行代不款;公司又没有信用评级,发不了公司债,唯一的出路就是发私募债。张新文积极动用招商引资时在重庆与沿海等地建立的人脉关系,立即联系到浙江省股权交易所,并亲自登门拜访,为酉阳城建公司发行了2亿元私募债。资金到位后,他将项目承建商、材料商一一请到公司,推心置腹地与他们交谈,通过真诚的沟通,遗留下来的种种问题在春节前夕得到了有效解决。
带领转型 实现企业壮大盈利润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
在解决一件件急事、难事,化解一件件积压多年的遗留问题的同时,如何带领公司转型发展,成了摆在张新文面前的又一个难题。他意识到企业发展必须要有质量、有效益,就不能按部就班,再走之前的老路。他将公司未来实体化发展的思路与领导班子进行沟通,并得到了大家的支持。2015年2月为盘活现有闲置多年的资产,公司成立了第一个子公司酉州资产管理公司,通过2个月的时间,形成商业门面,使公司在龙潭赵庄、板溪工业园区、酉阳县城等商业门面实现全部租赁,收回押金和租金200多万元,实现了城建公司成立以来的第一笔经营收入。
在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下,2015年5月城建公司决定进军地产行业,便着手办理地产资质成立地产公司,同年6月,又成立了建筑公司,2017年成立了全县唯一一张具有爆破资质的爆破公司,目前已达到10个子公司,并将经营性子公司整合组建为酉州实业集团公司。据统计,2018年集团公司营业收入4.5亿元,经营利润5100万元,预计2019年营业收入将突破6.5亿元,经营利润突破7000万元,实现了公司经营上的蜕变。
目前,公司负责实施的项目近60亿元,包括易地扶贫搬迁、中医院、板溪九龙眼水库、钟多街道小学、渤海中学、钟渤快速通道水毁治理、伴山华府等多个项目。重庆市国资委副主任李星强来酉阳调研后,评价酉阳城建集团是全市区县属企业中实体化发展做得最成功的企业。
西南科技大学毕业的陈建红,之前在中铁四局上班,在看到酉州实业集团的发展前景后毅然辞职回到家乡,作为高级工程师和一级建造师的他告诉记者:“我去年跳槽来到酉州实业集团,在董事长张新文的带领下,公司员工团结一心,发展氛围和发展前景非常好,这里为我提供了施展抱负的平台,能为家乡人民贡献力量我感到非常光荣。”
集团办公室主任潘发光说:“近几年,在董事长张新文的带领下,我们走上了实体化道路,公司做大做强的同时,人才也开始回流,从仅有26名的老员工发展到现在350余名员工的集团公司,不仅实现了企业盈利,还大力发展扶贫产业,不但赢得了县委政府的高度肯定,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群众的充分信任,现在都夸我们酉州实业好。作为公司老员工,看着公司一步步壮大,心里有了足足的归属感。”
“酉阳模式” 油茶带动村民促增收
酉阳县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为发展油茶产业创造了优越的地理条件。作为政协常委的张新文在2018年政协会上提交了《关于把油茶产业打造成酉阳县的农业支柱产业》的提案,被纳入2018年县政协10个重点提案之一,坚定了他发展油茶产业的信心。2018年12月,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支持下,酉州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张新文因地制宜,2019年在全县发展油茶8万亩,惠及22个乡镇60个村。他说:“油茶的丰产期有100多年,不仅能为我们这一辈人带来收益,同时也能造福子孙后代。”
曹太志是可大村6组贫困户,他告诉记者:“酉州实业集团来可大发展油茶,让我们一辈子都有了收益。我参与了土地100元一亩的入股分红,油茶盈利后还有利润分红,到基地打工又有了务工收入,一家人的生活有了保障。”
据了解,酉州实业集团在龙潭建成有800万株280亩苗圃基地,今年在可大乡可大村发展油茶5000余亩,仅劳务支出就达到500多万,有力地助力可大乡的脱贫攻坚工作,助推百姓增收致富。酉州实业集团以“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全县村民脱贫致富,国家农发行把这一模式提炼为“酉阳模式”。
可大村党支部书记粟德富说:“酉州实业集团采用利益连接的发展模式,不仅让村民参加栽种、管护获得劳务收入,还能有土地入股和利润分红,大家对发展油茶产业很有信心,积极性非常高,目前春秋两季已完成5千亩种植,预计明年发展到2万亩,带动可大村贫困户210户1060人脱贫增收致富。”
张新文表示:“未来5年,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县完成油茶基地50万亩,惠及36个乡镇246个村,把酉阳县打造成为全国油茶大县,并通过5-6年时间,把酉州生态农业公司打造成为全国油茶知名品牌,还将适时启动酉州生态农业公司上市工作。15年后,将把基地利润逐步让利给老百姓,转而投入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油茶产业既是一个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政府效益特别突出的产业,同时也是一个经济效益特别好的产业,我们在发展油茶助力我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还将油茶产业做大做强,发展乡村旅游,助力我县乡村振兴工作,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见习记者 彭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