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发现清代胭脂盒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这是唐代文人温庭筠描写古代女子化妆的诗句。在黔城市民汤秀丽的家中,就收藏有一个古代女子梳妆台上的精美小盒——胭脂盒。近日,记者前往进行了采访。

清代胭脂盒

  梳妆台上的精美小盒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是古代文人笔下描述不一样的女性梳妆场景。化妆修颜是古代女性重要的生活内容之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审美取向随之不同,所使用的化妆器具也变化着。而胭脂盒,确实是当时女性化妆器具里面不可或缺的东西。

  9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汤秀丽位于城西街道一居民小区的家中,见到了这个精美的胭脂盒。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胭脂盒陶瓷结构,呈长方形,由一个盒底与一个盒盖组成。

  据汤秀丽介绍,在古代,盒子,基本释义为底盖相合盛东西的器物,也做“合”用。故有“合,器名”之说。而盒子可以根据其材质、大小、造型、口部处理的不同,盒子物用也不尽相同。在该胭脂盒的四周,布满了呈祥云和花卉图案的青色花纹,整体显得古朴而别致。

  小盒内的别样乾坤

  打开这个别致胭脂盒,里面的胭脂早已经随着时光的流逝失去了踪影。那么,古代女子惯用的胭脂,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物品?

  据汤秀丽介绍,胭脂,又换作燕脂,是古代少女们在漫长的闺房岁月中,逐步升华的一种最精致的装饰。是绽放在他们靥面和嘴唇上的一道霞光,也是它们寄托她们愁肠与相思的完美工具。胭脂是面脂和口脂的统称。是“秋水共长天一色”,也是菱花镜,是明月楼。而用来承载这份美丽的物件那便是胭脂盒。

  记者了解到,古代用来盛放胭脂的都是小件用具。最早使用竹筒、贝壳,后来发展为小盒子、小罐子。可以说那器具里承载的是薄薄的一层胭脂,也是古代女子对爱情最深切的渴望。

打开的胭脂盒

  方寸之间的百年记忆

  这个胭脂盒到底又是什么年代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咨询了汤秀丽。

  “这个胭脂盒是由祖上一代代传下来的,年代应为清代。”汤秀丽告诉记者。

  据汤秀丽介绍,诸多古代胭脂,制法虽有不同,但都是用富含红色素的植物作为原料,色鲜味芳、光彩艳丽,这也可以说是东方胭脂的一大特色吧。古代的妆粉,又作米粉、胡粉、铅粉。有两种成分,一种以米粒研碎后加入香料而成,故粉字从“米”,从“分”。另一种是糊状的面脂,俗称“胡粉”。因为它是化铅而成,也称“铅粉”。 妆粉与胭脂配套使用,相辅相成。史载:“美人妆,面既施粉,复以燕支晕掌中,施之两颊,浓者为酒晕妆,浅者为桃花妆,薄薄施朱,以粉罩之,为飞霞妆。”

  “小小胭脂盒,在方寸之间,也承载了属于它的百年记忆。”汤秀丽告诉记者。

  (记者 谭鹏 实习生 刘念 文/图)

编辑:陈庆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