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星戴月背脚子 追着太阳赶路程

  背脚子又名力夫、背二哥、背盐汉子,是渝鄂湘黔四省边区当年穿行在石柱西沱与武陵山区的一群少数民族汉子,他们是行走在土家山寨、高山沟壑之间的一群特殊的劳动者。他们是生活的强者,凭着一双铁脚板,一副硬朗体魄,用血汗凝结成土家族历史。当然,这也是古老的一个行当。

石柱县西沱镇还原当年背脚子一幕

  盐运大道衍生背脚子

  食盐,是人们日常生活开门七件事中不可缺少的食用品。古代四川、重庆一带是食盐主产区,故称盐巴、巴盐,历史上著名的“川盐销楚”大型商贸活动,遗留下来的巴盐古道,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因盐而兴的商贸活动,在古代交通不便,主要靠人工肩挑背驮的时代,应运而产生了特殊的人群——背脚子。

  背盐汉子是一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他们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生存,靠强壮的体魄出卖苦力,用汗水换取生存,长年累月,艰难地行旅在崇山峻岭中的巴盐古道上。这群人出门十天半月才回家,他们头顶蓝天,脚踏险梯,在蜿蜒曲折、刀削斧劈般的绝壁栈道上,手脚并用。

  父辈们风餐露宿,披星戴月,爬涉险山恶水,穿越原始森林和无人区,粗糙的扁背竹篾,深深地勒进双肩,青石板铺就的巴盐古道上,浸满了背盐汉子的汗水,镌刻着沉稳的足迹和打杵印,满脸风尘……

  早在北宋真宗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西界沱已是川盐销楚的盐运大道起点和商业贸易街场。元代川江水路在西界沱设“梅沱小水站”驿站,它作为连接川鄂交通水驿,是重庆出川的必经驿站。清乾隆二十七年,在此设巡检司,置塘汛,市场更加繁荣,成为连接川鄂“千里盐道”的交通枢纽,在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当年武陵山区清江流域的盐源枯竭,四川自流井、贡井盐抢占了市场,原运至湖北的巫山盐、彭水郁山盐失去了竞争力,于是“川盐销楚”就以西沱古镇为起点,连接起这条在深山峡谷中穿行千里的盐运古道。

  双脚丈量险山恶水

  往来于西沱的盐商和力夫,络绎不绝。其中力夫分为背脚子(来自湖北湖南以及石柱黄水山区,因山高陡峭,以背为主),还有挑子客(来自西沱古镇和忠县的沿江地带,因地势较平,惯用扁担,以挑为主),他们除了背盐,还把四川的百货、丝绸、蜀绣等天府特产运往楚地,把楚地生产的桐油、漆具等物产运回四川。清《石柱直隶厅志》上说的“……水陆贸易,烟火繁盛,俨然一郡邑也……”道出了西界沱昔日的繁荣景象。

  据父亲讲,他年轻时迫于生计就当过背盐汉子。父亲说,当力夫要有健康强壮的体质,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凡出远门,必带足口粮,备用草鞋、脚码子,背运货物的扁背、打杵、马灯、汗刮、竹筒水壶等。脚码子即防滑链,套在脚上,走雨雪滑路,防滑稳脚。土家人有民谚:“脚上套块铁,一天走到黑”,有了脚码子,能适应各种天气,特别适应走泥泞雨雪路。

  据父亲讲,上世纪50年代,那时不通公路,每年要从官田坝场背运粮食到西沱古镇,从老家出发,沿牛路口古盐道,翻越大风堡,经万胜坝场,登回面坡,过石檐凳,第一天住青冈坪“幺店子”(客栈)。第二天由黄水坝,走鱼池坝,翻越方斗山,经大水井、朱家槽、独门嘴,要艰难行程3天,才能到达西沱古镇。沿途背扁背、持打杵、脚穿草鞋的背脚子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用双脚丈量险山恶水,用汗水换取生存。

  当时这条运盐大路上,幺店子很多,其中要穿过万胜坝、黄水坝、鱼池坝、西界沱等老场,那时的老场民居,都是一楼一底穿斗结构的木质吊脚楼。而背脚子就凭一副硬朗的身体,一把打杵、一个扁背、一盏马灯、一双脚码子、一双铁脚板、一双草鞋,就是生存的资本。

  盐运号子道出生活艰辛

  力夫们往往三五成群,几十人结伴而行,防土匪抢劫,也防野兽出没。他们吼着山歌,也叫“报路歌”,一呼百应,前面的人吼上句,后面人群齐声吼下句,也叫盐运号子,很富有生活哲理。组建于2009年的西沱古镇“巴盐汉子民俗表演队”,共有10多名当地土家力夫的后代,为再现祖辈肩挑背驮的艰辛生活场景,义务为游客表演背盐民俗,笔者在现场看到,一群背盐汉子,头上缠着土家白布帕,手持打杵,脚打绑腿,穿着草鞋,身穿补丁蓝布衫,扁背竹杆上挂着竹汗刮、马灯、竹水壶、旱烟袋,装盐的麻袋上用繁体写着“盐”字,背着盐巴,吼着盐运号子,前面吆喝:天上明晃晃,行走在后面的就知道路上有积水,就应道:地上水凼凼,迈着沉稳的脚步,行走在云梯街青石板古道上,再现当年土家背盐汉子的生活艰辛,用形象的肢体语言在给游客讲述西沱古镇千年风雨。西沱古镇的“盐运民俗”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土作家林登安写了一首《背脚子下力汉》土家“啰儿调”歌曲,描绘背盐汉子的艰辛:

  我是山里背脚子也,我是那个下力的汉

  背起星星走,追着太阳赶路程

  走过熟悉的岭,转过熟悉的弯

  村口那个熟悉的妹,愿嫁朴实的汉

  不怕流血汗,号子声震天

  脚踏千里路,不畏艰和险

  吃得万般苦,越苦志越坚

  巴盐古道的背脚子,勇敢的下力汉

  嘿咗……

  如今,交通如网,公路四通八达,高速路、铁路穿境而过,天路入云,国道、省道、县道、乡村道,纵横交错,除山区肩挑背驮生活日用品外,靠人力运输货物的背脚子已退出了历史舞台,父辈早已卸下沉重的重担,享受坐地日行八千里的高速交通带来的幸福。

  历史记忆父辈的艰辛,岁月刻满背盐汉子的风尘,巴盐古道镌刻着土家族祖先自强不息的不朽丰碑——勤劳勇敢的土家背脚子。

  (通讯员 黄玉才 文/图)

编辑:陈庆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