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传承千年的浪漫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这是《诗经·小雅·大东》中的一段文字,描述了牛郎、织女之间的美丽的爱情故事,进而演变为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

  又一年的七夕至,让我们看看那些发生在过去与现在的“七夕”浪漫。

花店内堆放的七夕花束及礼品

  古人的七夕“信”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

  七夕,从古至今都是幸福与浪漫的代名词。在古代,当时的人们没有鲜花,也没有巧克力,他们选择用信物表达爱意。而信物的款式多种多样,从戒指、发钗、梳子到首饰、包具等。不但做工精致,而且还有不同的寓意。

  据了解,秦汉时期,我国妇女就已经普遍佩戴戒指了。东汉时期,民间已将戒指作为定情之物,青年男女通常会以赠送指环来表达爱慕之情。

  “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这是《太平广记》里描写书生李章武与华州王氏子妇相爱,临别时王氏子妇赠李章武白玉指环的一首诗,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今人作为定情信物的戒指,古而有之。

  除了戒指外,梳子也是古人在七夕时常送的信物。据了解,梳子为我国古代定情之物之首,取其“结发同心”之意。在古代,女人肯在一个男人面前梳头,表明他们的关系已经非常非常亲密了。对恋爱的男女来说,梳子是爱情的见证。

  元代姚燧在其《虞美人·玉梳赠内子》写到:“相辉瑜珥瑶钗凤。宝翼蜻蜓动。新妆又得水苍梳。人道秋风何物不琼踞。人无玉质容何害。玉德斯堪爱。尚惭犹未十分全。听取明年环佩戛?”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手工制作的信物用于表达爱意。在黔江收藏爱好者李萍手中,就收藏有一个早期作为定情信物的竹筒包。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包包体为一个完整竹筒,竹筒一侧开口用于存放物品。在包体的上部,用当地人俗称马鞭竿的竹根做了一个提手。

古人用于传达爱意的梳子

  今人的七夕情

  如今,随着中国传统节日的不断升温,寓意幸福与浪漫的七夕节,也越来越受到年轻人们的追捧。

  在黔城,四处弥漫着节日的氛围。在各大商场、超市、珠宝行、花店,前来询问及购置礼品的市民比往常多了很多。

  在位于黔江大十字商圈的佳惠超市内的“遇见花开”鲜花店,超市工作人员黄毅华正在忙着包装花束。据黄毅华介绍,最近几天,他们店里鲜花预定数量是平时的四到五倍,从上个星期开始,就陆陆续续有预定鲜花的订单。

  “很多订花的男士都是为了能够在七夕节给自己的另一半给一个惊喜,用花表达爱意,拉近彼此心与心之间的距离。”黄毅华说。

  记者从黔江多家鲜花店了解到,七夕节的鲜花订单源源不断,很多花店也加派了人手,确保鲜花能够及时送达。

  除了鲜花,还有代表甜蜜的巧克力也成为了时下年轻人的不二之选。记者在佳惠超市内看到,各大品牌的巧克力分区摆放,方便供顾客挑选。据前来挑选巧克力的市民张建波介绍,他这次来超市就是为了选几盒巧克力送给自己心仪的对象。

  “七夕是表达爱意的节日,买点巧克力再配上一束鲜花,再一起看个电影,就是属于七夕的浪漫。”张建波这样告诉记者。

早期定情用的竹筒包

  不变的是传承

  从古人的以物为信到今天的巧克力、玫瑰花,变化的只是形式,但关于追求幸福爱情的向往,仍一代代传承。

  七夕节为单身男女架起相识相交的桥梁,为恋爱双方搭建增进情感的舞台,为双方系牢保鲜爱情的纽带,为家庭成员营造和睦亲爱的氛围,也成为人们提升修养、展示才艺的重要时机。今天过七夕,强调爱情主题,同时也要维护其地方特色与文化多样性。

  七夕,这一传承前年的节日,仍将在传承中延续……

  (记者 谭鹏 实习生 刘念 文/图)

  相关链接

  七夕的起源

  有文字记述的七夕始于春秋中期,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七夕节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诸多习俗。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乞巧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其实这是古代女子的一种美好愿望。七夕之夜,女子们虔诚的祈求织女保佑自己心灵手巧,祈求智慧和精巧的女工技艺,更祈求爱情婚姻的美满幸福,这就是乞巧。千百年来生活在中国各地的普通民众围绕着这一节日都要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但由于中国疆土面积广阔,所处地域不同,女子们乞巧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乞巧节最初原本是女子们祈求心灵手巧,祈求爱情婚姻美满幸福的节日。

  七夕习俗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喜蛛应巧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兰夜斗巧

  起源于汉朝宫廷的游戏,汉高祖爱妃戚夫人的宫女贾佩兰在离开宫中嫁给扶风人段儒为妻后,经常跟人们谈起在汉宫七夕的事。她说:“汉宫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于阗乐之后,就用五色彩缕,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随后,宫中的宫娥彩女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而有个叫徐婕妤的宫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种奇花异鸟呈献给皇上,皇上把这些小玩意在晚上随手放置在宫中的桌角上让宫女们摸黑寻找,这种游戏就叫做‘斗巧’。”

编辑:陈庆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