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垭修路石刻见证彭水古盐道历史

  彭水自治县郁山镇有千年盐井,当年所生产的盐是通过乌江的水路(木船)和蜿蜒在大山里的盐道(旱路)运出大山的。近日,记者在跋涉弯弯的盐道时,找到了一块修筑古盐道的摩崖石刻。

古盐道

  凉风垭山

  《彭水县志》载:以郁山为中心的盐道由陆路翻越摩围山到靛水,往西南至洋水、都濡达播州(今遵义),向西经火石垭、萝卜垭至信宁(今江口镇)到南州(今南川)。明清时,彭水的官道南经摩围山到茶园(今靛水),到洋水桥入贵州的道真、务川,或由万足、沿长溪(古都濡水)河谷,经朗溪入贵州的务川。

  史料载:清康熙年间,在彭水县城乌江西岸洗脚溪的凉风垭修了一条盐道,从此,人们出山再也不翻越摩围山了。

  当地人告诉记者,洗脚溪是一条小溪沟,清澈的溪水是从凉风垭山上流下来的,清康熙年间修建的盐道就在凉风垭所在的大山上。

  弯弯古盐道

  洗脚溪海拔约1000米,因来往的人常在溪里洗脚而得名。记者站在山脚下抬头一望,只见山尖耸入到了云层里,要在这么高的山上修盐道,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艰辛,心里不禁为修建盐道的先人肃然起敬。

  “凉风垭盐道长不到10公里,从山脚走到顶要走两个多小时。”当地人说。凉风垭盐道是沿着山崖修筑的。修筑者为了让行人好走,整个盐道大多砌就了石梯,而且绕过了陡峭的悬崖,没有一段让人提心吊胆的险路。虽然绕过了悬崖绝壁,但少有弯道,几乎是直上山顶。走起来非常吃力。这条盐道与其它盐道不同的是可以两人并肩而行。

  “也许是运盐者多是挑夫,路太窄不方便行走的原因。”当地人猜测。可以看出,当初的修建者在测量、设计盐道时是大动了脑筋的。

  铺石梯的石板被脚踩得光滑,还有打杵杵下的窝点。“听老人们说,那些年从早到晚这条路上没断过人,有的用扁担挑,有的是用背篓背,有的是用骡马驮,连晚上都有打着火把在路上走的。”当地人介绍。

  走在盐道上,仿佛看到了当年长长的运盐队伍的身影,仿佛能听到运盐人喊山的声音。

  修路摩崖石刻

  在离山顶约100多米远的地方,记者发现了一个摩崖石刻,当地人介绍,石刻所在地就是凉风垭。因垭口凉风习习,运盐人常在此歇凉得名。石刻就在古道右边的一堵山崖处。摩崖上的石刻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已经风化,还原了岩石的最初形态和色彩,而且字迹模糊难以辨认。如果不仔细观察是很难发现这个摩崖石刻的。石刻高190厘米、宽150厘米。尽管记者用矿泉水将摩崖上的尘土冲去,也只能依稀看清石刻上的少许字迹。经过辨认,有“大清康熙年五十年”、“官绅士庶民客商人等捐修”、“阖邑”、“石碑记永垂不朽”的字样,落款部分能辨认出“信主”、“李支栋”的字样。康熙五十年即公元1711年,距今有308年的历史了。

  翻过凉风垭,来到山顶,展现在记者面前是一片开阔地。回头一望,古盐道就像一条长龙一样蜿蜒盘踞在山上。村民告诉记者,走过开阔地就能看到靛水了。

  这条古盐道是谁修的,为什么要修,修了多少年?记者没能从长长的古盐道上找到答案,摩崖石刻上的文字也已风化难以辨认。

  记者下山后,在《彭水县志》上只找到“县城乌江西岸洗脚溪后面凉风垭口山崖上,有修路石刻。依山凿石,高146厘米,宽120厘米,竖写楷书阴刻,为修路功德碑”的记载,没有碑文,也没有摩崖石刻的图片资料。看来要弄清这些问题,还得需要考古和文物工作者进一步考证。

  (首席记者 杨敏 文/图)

编辑:陈庆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