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清新黔江 炫彩民族风

  在 地 球北纬 30 度线上 ,奇 观 绝景 、自 然 谜团 、奇 闻 轶事 ,数 不 胜数。而黔江,就是这条纬度线上的一颗明珠。

  拂 去 岁月的尘埃,一阵阵炫彩民族风,依然吹拂着这块神奇的土地。

 

  风情《濯水谣》

  这是一段久远而坚贞的爱情故事。

  这是土家族、苗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故事。

  话说自古以来,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流行对歌定亲的古朴民风。生活在这里的苗家姑娘吴幺妹,长得漂亮,人见人爱,人称“吴幺姑”。杨二哥是吴幺姑的邻居,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时常对唱山歌,久而久之双方就产生了爱慕之意……

  这段爱情经历了大喜大悲,也催生了一种以原汁原味的马喇山歌、号子及小调为基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幺姑》。其方言唱腔自成一家,曲调悠扬,情感真挚热烈,具有浓郁的原生态特色。它没有《梁山伯与祝英台》那样的结局,整个故事就是如此真实和凄美,朴实的歌词融入原生态的唱法,带来的却是一场艺术享受。

  以此为创作原型,黔江区创作了大型民族歌舞诗剧《濯水谣》,先后在重庆大剧院、北京民族剧院、保加利亚第46届国际民俗节上演出,被誉为带着“诗之气韵、乐之魂魄、舞之形神”的民族艺术奇葩,刮起了一股最炫民族风。

  《濯水谣》由具有浓郁民俗色彩的《三月三·歌为媒》《五月五·打端阳》《七月七·廊桥会》《九月九·米酒香》《正月正·挂彩灯》5 个幕章组成,以民歌、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天理良心”为核心文化内涵,以苗族姑娘和山里汉子的恋情为主线,将清灵隽秀的黔江山水、人文、风情、歌舞融为一体,通过与小南海、阿蓬江、风雨廊桥、古盐道等有着强烈地域符号特征的元素相结合,将原生态民俗文化“哭嫁、赶年、摸秋、赛龙舟”等习俗以及南溪号子、摆手舞、黔江鸡杂、西兰卡普、抬石号子、薅草锣鼓等2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完美地串联在一个爱情故事里,次第展现出鲜活的民族特色。整场演出在艺术风格上追求以小见大,酣畅淋漓地抒发情感,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

  欣赏一出歌舞诗剧《濯水谣》,感叹一场土家版《梁祝》故事,体验一缕土家苗族风情,注定成为你来到黔江的理由!

  俗异“古三关”

  黔江版图南北狭长、东西扁平,从南到北被固北关、梅子关、白石关等关隘分隔。历史上,黔江尽管土司环伺,却因是军事要塞、屯兵重地,故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土司存在。尤为神奇的是,此三关虽是自然关隘,却也是奇异风俗的天然分界线。

  一奇“大喜得哭”。

  有人说土家人的哭嫁歌是“中国式的咏叹调”。初夏时节,八面山和鸡公山交汇处的土家十三寨。此时,来这里的人们,总要观看一场民俗表演:接亲。

  唢呐,锣鼓,大红花轿……当喜气在吊脚楼下左冲右突时——

  “一哭我的妈(呀)把我生养大(哎),女大就要到婆家……”情真意切的悲哭声传来,从大喜到大悲,人们的心里陡然一紧……这就是哭嫁。

  哭嫁,是土家姑娘出嫁时的一个独特的习俗,是一种对父母对兄弟姐妹对亲人依依不舍的恋情,一哭是感谢父母养育的感恩:二哭兄嫂,是交待;三哭弟妹,是希望……因此,反复哭唱,出嫁时的悲伤离合全在这哭嫁歌里。

  二奇“伤悲要歌”。

  人生有三喜,亦有三悲。在黔江,对于死,则以歌相送,名孝歌。喜而哭,悲而歌,个中哲理,是乎更值得品味。

  说这种文化现象奇特,一是追怀逝者的开歌和送歌,并不是主要内容,且开歌有“两不”:即不歌功颂德,只言其生平往事;不唱后事,只说孝家勤俭当大事。送歌,无词,只是在悲喜中反复咏叹。二是主要内容多为“说岳”“三国”等英雄史诗故事。但有几不唱,如“三国”不唱“关公败走麦城”;“说岳”不唱岳飞被害等。

  因此,在黔江,假如你恰巧碰上有人办丧事,你就可以从这里的生死观中,看到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

  三奇“称谓特别”。

  来到黔江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从南到北,假如你听到某一称谓,可千万别简单学,稍不注意就会闹个大红脸:

  “老表”,在影视里,江西某个时期相或当下互打招呼的通称。在黔江,既是表兄弟间相互的通称,又是黔江中部地方对姐夫的称谓。

  “宝宝”,在这里不一定是对小孩子的亲昵称谓。在黔江西北部,没有血缘关系的同辈,男对男或女对男,可称“宝宝”。所以,当两个白发老者互叫“宝宝”时,你可千万不要大惊小怪。

  此外,如称母亲“蔼家”,叫父亲“伢”等等,你在黔江听到这些,也要问问。

  “号子”吼起来

  “十里南溪两面坡,男女老少会唱歌。”凡是知道这首民谣的人,无不对南溪沟心驰神往。

  在城里工作的王先生早就知道这首民谣,还知道南溪号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是主动请缨到南溪号子的发源地——鹅池镇南溪沟去驻村。

  南溪沟是一条幽深峡谷,谷底是一条蜿蜒曲折的清澈河流——南溪河。沿河两岸是几百米高的山崖,两岸山坡上散落着掩映于古树丛中的吊脚楼。山民们世代聚族而居,在劳作中创造了一种吼给自己、吼给大山、吼给河流的古老音乐——南溪号子。

  一个冬天的农闲时节,王先生和七八个老者围坐在胡老汉家的火塘边喝苞谷烧。窗外的河风“呜呜”地吼着。一位老者一口喝完碗中的苞谷烧,霍地站了起来,“吔嘿……”一声拉开了吼号子的序幕。调子起得很高,尾声处又反复回旋拖得很长。一旁的几位老者不失时机地应和“唉……唉哎唉……”声音低沉雄浑、婉转回环。“依哟嗬……依哟”清越高亢的应和声响了起来,几位老妇人一齐开口应和高声,声音清澈,高远而明亮。一时,领唱声,低音声,高音声,此起彼伏,回荡不绝,织成一曲夺人心魄的旋律。

  老者们越唱越欢,王先生乘着酒兴,情不自禁地跟着吼了起来。附近人家的老人、小孩、妇女也聚到火塘边跟着吼,直到柴火燃尽,领唱的人很累了,众人才依依不舍地散去。

  王先生明白,南溪号子是一幅幅南溪先民的生活画卷,震醒了大山的耳朵,喊壮了少年的胳膊,唱红了姑娘的脸庞。无论是逢年过节、红白喜事,还是在田埂上,在南溪河边,在石旮旯的苞谷林里,在吊脚楼的镂花窗边,在疙瘩柴火噼啪响的火铺上,山民们都要唱南溪号子。

  王先生见证了美妙的南溪号子,还学会了很多南溪山歌。他不会忘记那个如歌的秋夜:南溪沟的上空被噼噼啪啪燃烧的火把和篝火映红了半边天,映红了数百张不同年龄的脸。篝火前的供桌上摆放着果品、面人、全羊和猪头之类的供品,祭过天地神灵祖先后,山民们便在莽号、牛角号、竹梆、铜铃、胡茄、锣钹等五花八门的乐器声中,围着熊熊燃烧的火堆,翻动脚板,扭动腰肢,尽情狂欢。他们吼南溪号子,也唱丰富多彩的南溪山歌。

  王先生被狂欢的山民拉进狂欢的队伍,一边咀嚼着烤羊肉,喝着包谷酒,一边跟着他们吼,跟着他们跳。边喝边吼,边吼边跳,边跳边唱……

  王先生回到城里后,时常在家里吼南溪号子,跳南溪舞蹈。与朋友们聚会时,每次都要唱那首火辣辣的南溪情歌:

  郎是高山小阳雀,有处飞来无处落。

  哪个小妹良心好,丢把草来做个窝。

  逗得朋友们哈哈大笑。

  炫彩“毕兹卡”

  黔江,“毕兹卡”(土家族对自己民族的称谓)的故乡。这个行走在山脊上的神秘民族,虽然经历了多次迁徙流动,却依然小心地保留着他们所特有的文化与民俗,传承着最坚韧、最善良、最勤劳的血脉。

  世世代代居住在此的土家儿女他们衣食住行有其自身的民族特色。

  先说“吃货”——黔江鸡杂和羊肚菌。

  民以食为天,食以鲜为先。在黔江,有一种被誉为黔江名片的土家非遗美食—黔江鸡杂。黔江人将动物的内脏称之为“杂”。 黔江鸡杂,就是将鸡的的内脏,如鸡心、鸡胗、鸡肠和鸡肝等,将其与辣椒、泡椒和葱姜蒜同炒,热菜油烹饪红艳艳的泡椒、粉嫩嫩的泡萝卜丝,既可以去除鸡杂的异味,还使成菜脆嫩鲜香、辣得人食欲大增。

  土家人居住靠着山,当然也能享用大自然给予的馈赠,在众多大自然给与的“赠品”中,羊肚菌就是其一。羊肚菌是,一种珍稀名贵的食用菌,对地理气候条件要求较为苛刻,因此曾经“一菌难求”,仅供有缘邂逅它的土家山民自己食用。但如今,羊肚菌已经发展成了当地人的“致富伞”,其不但在国内市场声名鹊起,更远销海外。

  再说“织锦”——“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即土家织锦,“ 西兰”,意即被面;“ 卡普”,意即花,直译为“花的被面”。它是土家族民间艺术的精华,色彩斑烂,朴实典雅,图案新奇,具有极高的实用与欣赏价值。西兰卡普的图案,多用 象征手法,直线造型。连续对称,呈单一型的演进变化,纺织时,以红.蓝.白等色棉线为经,各色丝.棉.毛线作纬,采用挖空工艺,手工挑织而成,粗犷洗炼,结构丰满,其传统图案有二百多种。

  最后说“住”——土家吊脚楼。

  土家族大都居住在山坡陡岭,由于这地势关系,住房多采用吊脚楼形式。在住宅两端立四根木柱,沿着山坡的走向搭成木架,在与正屋地面平齐的高度上搭横木,盖上木板,三面装半装台的板壁或木走廊,以草或杉皮作天盖。楼下四面皆空,可用作堆积肥料,也可以临时拴牲口,更为防范蛇虫蚂蚁入侵;楼上一般是闺女儿做鞋、绣花或乘凉的地方。

  其实,土家吊脚楼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除具有土家族民居建筑依势而建和人神共处的神化现象外,还有着十分突出的空间宇宙化观念。这种容纳宇宙的空间观念在土家族上梁仪式歌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上一步,望宝梁,一轮太极在中央,一元行始呈瑞祥。上二步,喜洋洋,‘乾坤’二字在两旁,日月成双永世享……”这里的“乾坤”“日月”代表着宇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土家族吊脚楼在其主观上与宇宙变得更接近,更亲密,从而使房屋、人与宇宙浑然一体,密不可分。

  记者 谭鹏

  图片由黔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陈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