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好幸福,敲起三棒鼓。庆祝农民丰收节,唱歌又跳舞。今日新农村,万象在更新。党和政府新举措,精准来扶贫。”近日,黔江区十三寨板夹溪老街上,十三寨文化带头人董道华在自家饭馆里和几位热爱唱歌的村民你一句我一句,唱着新生活。
因为贫穷 外出打工
董道华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板夹溪人。从小生活在农村,家里贫穷,没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成年后的董道华和很多村里人一样,在家做起了农活。
董道华在自家客栈里练习唱山歌。
“那时候耳濡目染,上点年纪的人就喜欢在山上边干活边唱山歌。”董道华说。
1980年,董道华结婚,妻子是黔江区黄溪镇人。结婚后的董道华夫妻还是靠传统农业生活,日子过得比较困难。
不甘贫穷的董道华和妻子商量,考虑到妻子娘家在黄溪镇街上,怎么也比板夹溪这个穷乡僻壤机遇要多。于是,1997年,董道华举家搬到黄溪,在附近打工,还做起了小生意。
“我在别人手下做过工,也卖过小百货。”董道华说,直到后来开始做餐饮,他觉得自己终于找对了发展方向,一做就是二十几年。
响应号召 回乡创业
2015年,董道华得知自己的家乡在发展旅游业,政府也号召在外务工的村民回家建设家乡。他想着自己有一个手艺回家发展,可以将土家族的传统特色美食带给外来的客人,在家乡干出一番事业。
2016年,在政府的规划下,董道华家的房屋动工。第二年,董道华举家搬回了十三寨,开起了一家集餐饮和住宿的这样一家民宿,取名“天友客栈”。
随着板夹溪十三寨的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董道华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他家的牛肉是做得特别好吃,在整个十三寨都是出了名的。”一位经常在董道华家吃饭的客人说。
事业红火 传承文化
外来旅游的客人如果来只是看一下十三寨的美景还不行,要让他们喜欢这里的文化而真正留下来。于是,董道华和几位村民商量着,重拾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搬上舞台,供游客观赏,还可以让村民增收,一举多得。
董道华在舞台上表演传统文化节目。
说干就干。2016年,由村民自己组成的农家文宣队正式成立,董道华任团长。“成立之初我们只有五个人,现在有二十几个了。”董道华说,只要是闲下来,董道华都会和队里成员排练唱歌、打鼓、跳舞等。
“我们现在正在努力挖掘传统文化,将我们传统文化搬上舞台,表演给更多的游客观看。”董道华说,如今自己已将客栈交给自己的儿子管理,自己则潜心研究土家族的传统文化。
“我们的新生活离不开党,像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更有体会。”董道华说着说着,找到一个歌词,又开始唱了起来,“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只有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区委政府发号令,条条号令梆强硬。全区上下嘿起搞,二零二零要脱贫……”
(记者 黄英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