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的“病”,得治

  ◆王华松

  近日,有读者通过本报热线讲述了其在山台山坐出租车到保健院遭遇司机“绕圈”的经历,且司机还说“那条线长期堵,如果你觉得不行可以不坐”,显得十分霸气。

  曾经有人说,出租车是一座城市形象的代言人,也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尺。当然,如果做好了,就更是一座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很显然,这么多年来,黔江的哥的姐日夜穿梭于黔城大街小巷,对黔江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生活方式、心态等细微变化,都有着深刻的认识,可以说他们是这座城市变迁的观察者。

  应该说,黔江自创文、创卫工作开展以来,城市之变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无论交通秩序、餐桌文明,还是环境卫生、社会文明新风、群众文明程度等方方面面,都有很明显的提高。但在如此大环境下,为何这名出租车驾驶员却如此“牛气冲天”?说白了,还是“老病”在作怪。一是“不怕”:长期以来尽管有些乘客气不过嘴上说投诉,但由于实际利益损失不大,且怕麻烦、懒得费事,宁愿吃个哑巴亏,出租车司机摸清了乘客的心理,自然不怕;二是侥幸:监管部门受人力、时间、取证等条件的限制,很多时候不一定都会受到严厉查处,使得个别驾驶员心存侥幸,“不会这么霉”。

  但凡开车的市民朋友都清楚,黔城的少数出租车驾驶员,的确素质有待提高:随意停车上客、起步转弯不打转向灯、强行加塞等不文明行为,只要开车出门上街便不难碰上。甚至有时在面馆里碰上一群出租车司机聊天时,脏话连篇也是常事。

  为此,笔者认为,出租车这“病”,得治。

  一是主管部门必须动真格,让驾驶员为违规行为付出“高额成本”。既要零容忍“绕圈”等违规行为,又要零理由按上限严处,否则个别司机违规经还将“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更要紧的,要建立常态化教育、监控、暗访等机制,力求防患于未然:既要加强对出租车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又要创新执法,如重奖举报者,邀请专职考评员和兼职志愿者跟车考核、监督检查等。

  二是广大市民也要成合力,要敢监督,敢维权,敢于挺身而出对违规行为说“不”。的哥的姐的不文明或违规行为,一定要向相关部门或媒体现场举报,只有这样,个别不守规矩的出租车驾驶员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

  更进一步规范全出租车行业经营和服务行为,切实提高黔江出租车驾驶员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打造城市名片,助创全国文明城市,愿我们的出租车驾驶员也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契机,自觉做到诚实守信经营,规范客运服务,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准,爱岗敬业、礼貌待客、热情服务,让出租车行业真正成为黔江城市文明的窗口。

编辑:陈庆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