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黔江形象 打造黔江品牌

  2月19日,在赴上海走访慰问黔江籍在外农民工座谈会上,20余名黔江籍在沪务工的优秀民工代表,围绕学习工作生活以及对家乡建设发展提出建议意见(如下图)。他们纷纷表示,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黔江精神”,积极投身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美丽黔江建设,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撸起袖子加油干,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创造美好未来,为树立黔江形象、打造黔江品牌作出应有贡献。

费文祥:重庆富民人力资源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三十年前的今天,原黔江县委政府高瞻远瞩,统筹规划、有序组织50名黔江籍农民进入上海港民生港务公司务工,并组建成立黔江港口装卸有限公司。从“一穷二白”的农村到“灯红酒绿”的都市,50名劳务工人在民生公司不怕吃苦,敢于拼搏,敢于抗争,把“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发挥到极致,在“浪奔浪流”、风起云涌的黄浦江畔站稳脚跟、开拓市场、发展壮大。1993年公司发展组建龙吴承包队,1998年组建新华承包队,2000年开拓沪东,开始介入作业集装箱业务,之后不断发展明东、盛东、冠东、尚东、军工路张华浜、罗分、罗矿、消防、外轮理,以及重庆果园、烟厂、培训学校、劳务派遣等市场和业务,目前人数发展到2100人,其中班组长以上的管理团队97人,参与技术作业的占30%。通过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公司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蝶变和飞跃。目前,公司主要从事集装箱板块、件杂货板块、外理、消防、劳务派遣,公司资产总额3000万元,2018年营业额达1.5亿元,利润持平。

  富民公司能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是黔江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总工会、区人力社保局等相关部门关心支持的结果,是黔江54万父老乡亲殷切期盼的结果。在今后的征程中,我们将始终牢记黔江人的身份,继续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为树立黔江形象,打造黔江品牌作出应有贡献。

朱家美:重庆富民人力资源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在富民公司工作有荣誉感和幸福感。在黔江,一个企业生存到30年屈指可数,30年后更加向上发展,更是屈指可数。在家乡有政府作为背景、一直鼎力支持,在上海合作的是上港集团这棵大树,30年来上港集团很重视我们,把我们当亲人来看待,支持我们的工作、关心我们的生活。员工们以司为家,每天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让我特别感谢与感动。我们是有组织、有领导在上海务工,工作和生活环境有安全保障。有宿舍、浴室、空调,上班有免费工作餐。生活上有后勤保障,我们有社保,能够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收入上有保障,工资能够足额按时发放,没有克扣没有拖欠。困难有保障,向上港集团工会申请了帮困资金。

  30年来,大家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有的职工取得大专、本科文凭,多数技术人才通过学习钻研,取得中级工、高级工职称。爱岗敬业,争先进、赶先进,不断提高自己,30年来在不同岗位上取得了公司级、局级、市级、国家级等多项先进个人、集体荣誉,为公司、为家乡争光添彩。现在我们2000多民工在上港集团务工,希望区总工会与上港集团工会多交流,对公司和员工都将受益。

朱洪金:重庆富民人力资源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工会主席

  就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门进行谋划和部署,在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尚属首次。这对于我们农民工来说,是一个大好的机遇,我们要好好抓住这个机遇,努力提升本领和能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向书本学习,向师傅学习,向优秀的人学习,使自己成为本领域的行家里手,勇立潮头,成为广大职工学习的榜样。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的基本职责。热爱职工群众工作,就要在思想上自觉贴近、感情上自觉联系、工作中自觉维护职工群众。要围绕群众工作特点开展工作,强化团队至上意识,着力提升沟通协调能力,最大限度发挥团队合力作用。要用新举措展现工会工作有效方法,增强保持先进的示范力,提高凝聚职工的感召力。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竭诚为职工服务,使职工群众在工会改革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张永福:民工代表

  1988年,经原黔江县委、县政府在上海组建的装卸公司组织,我到上海港务集团所属码头工作,从事搬运工工作。当时的条件非常辛苦,工作主要靠手抓、肩扛为主,听不懂上海话、吃不惯上海菜,能坚持下来全靠当时带教师傅(上海人)。他经常给我说的一句话:别人行,你也行。就是这句话,我坚持下来了。记得因一次工作没做好耽误了10分钟,在我入党谈话时师傅向组织反映说我工作不负责,入党又延迟了半年。同时,师傅也会把家里烧好的红烧肉带到单位给我吃。一路走来,我也走上了管理岗位。在工作中立足岗位、踏实工作,积极提高自身履职的能力。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和竞争环境,我们必须完善制度,在工作中按制度、按规定办事。随着工龄的增长,职工年龄的增长,每个家庭出现的事情就要多一些,为此,我们工作队会同用工单位工会一起制定了职工帮困补助办法,对本人和直系亲属患病住院治疗费用达到一定数额给予相应补助。对班组骨干在春节期间进行慰问,对工作认真的班组和个人进行表彰,加强了队伍的稳定性、加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杨光红:民工代表

  十年前,曾经我和亿万打工农民兄弟一样为了生活和理想,背井离乡,来到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看着高楼林立、车流如织的城市,我的心一片茫然。我们这些一没技术、二没学历,只有一身蛮力的农民怎样才能有自己的工作。富民劳务公司给了我们希望,为我们找到了在码头装卸的工作,让我们融入了大都市的生活。如今,我们享受着上班族一样的待遇,住着宾馆一样的宿舍,并交上了社保,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工资收入逐年递增,对未来我们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酒好也怕巷子深。我们在外务工的每一位黔江人都是一个宣传载体,迫切希望回家乡时多了解家乡的政策和人文风情,多参加政府的各种培训。希望政府将当地的各种优惠政策、资源整理成册,让在外的人员将家乡的美丽,更好更深入详细地带到每个角落,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大美黔江、魅力黔江,让更多的人去开发打造。

金仕勇:民工代表

  1999年时,我还是一个朴实的农村小青年,希望通过外出务工改善家庭环境,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和富民公司平台,我才踏上到上海务工的历程。

  离开家乡久了容易思乡,也想回到家乡发展。家乡有好的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家乡发展兴业,但一时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虽然我们远离家乡,但心中时刻关注家乡,特别是近年来家乡发展日新月异,从内心感到高兴,只有家乡发展了,家乡的亲人过上好日子,我们在外才能更加安心工作,回家发展更有机会。希望家乡的工会组织针对我们务工群体有更多的帮助和政策倾斜,让我们有更多的竞争力,只有不断学习,才不会被淘汰。

董长林:民工代表

  我来自水田乡石郎村一个普通家庭,现在富民公司张华浜消防队任职。2015年进入消防队,如今工作已经三年有余,工作上我始终坚持咱是黔江人“立足岗位、竭诚奉献”精神,严格落实上港集团和上海港公安局的指导方针,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并带动队员掌握好消防理论知识和技能,让队伍能够“拉得出、打得响”。在生活上,三年的稳定高薪收入让我的家庭环境日益改善,大大减轻了父母压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一如既往,做一名技能、素质过硬的消防员,为我们黔江人在上海港消防队伍中赢得极高信誉而尽一份绵薄之力。虽然我们外出务工人员有了养老、医疗等基本保障,但外出务工人员比较分散,点多面广,虽然所在用工单位成立了相关工会基层组织,但归属于用人单位,职工有要求,工会基层组织能够适时与用工单位探讨,满足务工人员的基本要求,使黔江外出务工人员在用工单位的权利得到保障,让黔江工会组织成为外出务工真正的娘家人。

文勇:民工代表

  我从1999年8月进港工作至今20年。进港时从普通的装卸工、学习组长、生产组长到现在的现场当班,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荣获过“新长征突击手”、优秀务工人员、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人生能有几个20年,此时我更应该继续以“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发挥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人生无悔,我们还得撸起袖子加油干,树立好黔江人在上海的形象,创造出好的服务品牌,黔江这支队伍行、能干事。身在上海、心在黔江。家乡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我也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希望区委、区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给予实质的讲解和指导,让我们明确方向,努力的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和还未完成的人生梦想。

  (记者 罗跃 文/图)

编辑:陈庆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