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春走基层
蚕桑栽满“筲箕滩”

  初春时节,万物复苏。

  2月12日,记者在黔江区金溪镇长春村、金溪社区、望岭村等地山头看到,部分农户(贫困户)正在地里栽种桑苗。放眼望去,满山遍野的新栽桑苗正茁壮成长,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据了解,金溪镇被当地人戏称“筲箕滩”,因其地形呈“筲箕”形状,山地、深丘居多,保水保肥差,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同时,该镇也是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

  近年来,金溪镇蚕桑产业稳步发展、全面开花,得益于金溪镇党委、政府以及扶贫集团的高瞻远瞩。据介绍,当地党委、政府及扶贫集团在力促产业发展升级过程中,经过全方位对比考证,认定蚕桑产业是金溪镇因地制宜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首选产业。

  在长春村虎山“蚕桑+羊肚菌”亩产万元立体农业及“三变”改革示范基地里,记者看到,剪枝后的桑树挺拔有力,桑芽儿呼之欲出,桑树下有序堆放着(栽种)羊肚菌包。据长春村负责人介绍,长春村“三变”改革推进有力,全村400余户农户有350余户入股专业合作社,其中全村67户贫困户中,参加合作社就达到45户。目前,虎山“蚕桑+羊肚菌”亩产万元立体农业基地种有羊肚菌260亩,当地群众除了入股合作社获得分红、土地佣金外,还在基地务工实现收入。

  人心齐,泰山移。长春村4组村民滕树文是典型的发展蚕桑产业的带头人、致富人和受益人。2017年,他和村里的几个老人(4人)创办农业股份合作社,规模发展蚕桑产业,当年冬天,桑园面积达到400亩。2018年,收入达到10余万元。今年已新栽桑200亩,力争新栽桑达到300亩。滕树文告诉记者,今年可实现产值80余万元,预计到2020年,产值可达到200余万元。目前已经带动20余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

  长春村5组脱贫户李振孝家的6亩土地通过流转入股合作社栽桑养蚕,一年下来,实现收入达到2万余元。他告诉记者,前些年外出新疆打工,也没找到钱,还成为了贫困户。回到家乡养蚕4年了,不仅脱了贫,还住上了小洋楼,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在望岭村现代蚕业扶贫车间里,记者看到现代化的养蚕设备一应俱全。车间负责人告诉记者,扶贫车间投入达100余万元,通过科技养蚕,全力打造山地现代蚕业基地。在蚕桑盛产期,能够带动周边50余名群众就近务工。

  据金溪镇党委书记李波介绍,全镇大力实施农业产业“1555”计划。发展蚕桑15000亩、水果5000亩、蔬菜5000亩,其中试点“亩产万元立体农业”5000亩。目前,投产桑园3200亩,计划新栽蚕桑8000亩,目前已落实面积6000亩,完成整地6000亩,栽植4000亩。将咬定8000亩蚕桑目标不动摇,发动镇村两级干部全力攻坚20天,力争2月底前全面栽植结束。未来一至两年内再新栽桑3800亩。

  据了解,未来,金溪镇蚕桑产业将达到15000亩,届时桑园面积在全市将占据一席之地。待桑园全面投产后,产值将逾千万元,为带动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提供坚实保障。

  (记者 罗跃 实习生 曹力)

编辑:陈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