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烟花爆竹少了 年味表达方式多样

  本报讯 (记者 田丹 文/图)过年燃放烟花爆竹是古老的习俗,但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的重视,这个古老的习俗也在悄然改变。这个新年,随着禁放规定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视频拜年、抢红包等方式逐渐取而代之,不仅环保而且同样热闹。

年后干净整洁的河滨公园

年夜里烟花爆竹少了

  这个大年夜,长期负责三岔河亲水平台一带清洁的环卫工董仕学还有点不适应——这一天她打扫的区域要比前几年干净多了。“今年在城区基本没有鞭炮的声音,去年我打扫时光烟花爆竹残留下来的垃圾就有好几麻袋。”董仕学告诉记者,其实放鞭炮一点都不安全,还很污染环境,“过年本来就应该干干净净的。”

  大年三十晚上,记者在黔江城区里难见烟花爆竹的身影,但城区周边的农村地区依然陆续有绚丽的礼花绽放在夜空。

  “从安全角度和环境污染的角度禁放确实很好,但孩子喜欢只好给他买了点。我们放完烟花后,都是自己把火炮、花筒、纸屑收拾干净,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回老家水田过年的郑先生说。

全家一起抢红包更有年味

  “以前一到12点,到处都噼里啪啦响,烟花爆竹特别吵,一晚上都睡不好,第二天早晨起来一开窗就是火药味,很难受。”家住三岔河附近的李敏说起放鞭炮就有很多抱怨,随着年纪变大,她越来越不喜欢这种庆祝方式,既吵闹又污染,热闹几分钟,烟尘到处都是,显然弊大于利。

  “今年虽然仍有鞭炮声,但都在城郊,几乎听不见声音。给孙子发完红包一起看春晚挺开心的。”李敏认为不放鞭炮并没有觉得年味不浓,家人聚在一起看电视抢红包,忙得不可开交,抢到几块钱的“大红包”就很开心,气氛热火朝天,比放鞭炮有意思多了。

  “学校里老师讲了,放鞭炮污染环境,应该低碳过年。”记者回乡下老家过年听到十来岁的侄儿这么说,其实一家人在一起干什么都是年味,过年嘛只要团圆了就好。

请不要燃放烟花爆竹

  春节期间,早上六点半黔城的环卫工人就已经开工了。“没有鞭炮碎片,我们轻松多了。”一位李姓环卫大姐告诉记者,以前最怕过年了,一直到元宵节,几乎每天都要扫很多烟花爆竹的垃圾,过个年要累趴下。不许放真是太好了!”大姐激动地说。

  据了解,2019年,黔江区城东、城西、城南(除菱角社区、牛郎社区)街道全部区域及舟白、正阳街道城市规划区都成了烟花禁放区。城区卖烟花的小贩少了,但三岔河上美丽的水中彩灯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观看,也提醒着大家过年了。

  在重庆大学学习的大学生王琳琳倡议:“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保护大气环境,不要燃放烟花爆竹。”她表示,除了眼睛看得到的污染,烟花爆竹燃放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各种金属氧化物的粉尘。这种气体吸入过量还会引起恶心、反胃等症状,并且对以后的健康埋下隐患。

编辑:陈庆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