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蔬菜产业  带领群众增收

查看辣椒长势

发酵有机肥

  近日,记者在城南街道跑马山上的蔬菜基地里看到,工人们正在采摘鲜红的小米辣,准备销往城区的菜市场。据了解,这个蔬菜基地的主人叫姜德芳,曾经四处漂泊的他,从2001年开始在老家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成为了当地蔬菜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带动了一方百姓致富。

流转土地种植蔬菜

  今年50岁的姜德芳曾经在黔江多家企业上过班。2001年他所在的公司倒闭后,他深感给人打工的无奈,觉得想要致富,还得自己发展。

  经过深思熟路后,姜德芳回到了跑马山上搞蔬菜种植。姜德芳共流转了土地180余亩,种植黄瓜、茄子、豇豆、羊肚菌等二十余种蔬菜。通过科学育苗,室外和大棚种植的方式进行蔬菜种植,确保了一年四季都有蔬菜供应。

  “一开始走了不少弯路,赔了十几万,还是我从亲戚那里借来的钱。”姜德芳回忆道,后来他开始自己专研书本,也前后去外地学习考察了多次,最后发现只有绿色、健康的蔬菜销路是不用愁的。

政府帮助扩大规模

  姜德芳的蔬菜基地在跑马山半山腰上,曾经这里道路不通,水源不足成了他发展蔬菜产业的最大阻力。得知此事后,城南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经过协调,最终解决了这两大问题。

  据了解,如今蔬菜基地旁的公路是政府帮忙修的,给沿线数十户群众的出行带来了很大方便。

  “很感谢政府,公路没有硬化之前,我的蔬菜运出去每斤成本价都要高好几毛,一年数十万斤地方蔬菜运出去,算下来就是很大一笔开销了。”

  在政府的鼓励下,姜德芳把自家的蔬菜基地从30余亩逐步扩大到100亩、130亩……最终达到了170余亩,很大程度上让曾经的荒地披上绿装。

打造绿色蔬菜品牌

  据了解,近年来,城南街道因地制宜,发展蔬菜产业,在促农增收的同时,更好地满足市民对蔬菜“新鲜、优质、绿色”的消费需求。而姜德芳的绿色牌打得不错。

  姜德芳种的蔬菜不用化学肥料,他也有自建的发酵池,用秸秆有机肥种蔬菜。“今年我的茄子、小米辣、小白菜三个产品,全部通过绿色认证。基地大棚里的蔬菜主要采取轮作的方式,能保证一年四季都有蔬菜供给。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只有绿色、新鲜的蔬菜才更能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

  “他家的蔬菜销得快,每次一到南海城菜市场就会被菜贩们抢购一空,有的甚至自己跑到他们家里来拖。”在基地打工的村民黄训武老人告诉记者。

带动300余户群众增收

  近年来,姜德芳因地制宜引导村民通过“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蔬菜产业。截至目前,共种植蔬菜约170余亩,带动300余户农户增收,10余户村民受他的影响也种植了蔬菜。

  “我一开年就到这里来,在这里的收入已经有2万多块钱了,这里隔家里又很近,对屋里什么都能照顾。”在基地打工的沙坝社区村民何传键边摘辣椒边乐呵呵的告诉记者。

  对于带动群众增收这个问题上,姜德芳说了自己的心里话。“当地百姓不用出门就可以在基地做工,付给他们劳务费。”姜德芳说,若有农户有种植蔬菜的想法,他也免费给他们提供技术和培训。

  姜德芳介绍,他发展蔬菜产业,由于投资成本高,开始家人是反对的,但在社区干部的帮助下,解决了部分资金问题,让他的创业顺风顺水。时间一长,就觉得做农业就是要带动一方百姓走上致富路,让大家都能尝到甜头……”

  (记者 田丹 文/图)

 

编辑: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