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陶:穿越时空的乡愁

  早在一万多年前,古人就已经懂得利用机械力学去制作器物造型了。他们发明了一种叫做“辘轮”的工具。就是将一个石轮横躺在地上,想办法让它旋转。把一块泥土放在轮子中央,然后用手去触碰它,轮子旋转的力量会把手跟土的关系“拉”起来变成“手拉坯”。当然,必须要有经年累月的练习,才能控制好手的力度。食指跟大拇指压在泥土上的力量刚刚好的时候,才能拉出一个均匀的形状。没有经过学习,旋转在轮子中央的那团土,就会胡乱旋转,转成乱七八糟的形状。

  8月30日,笔者采访了濯水镇三门村6组土陶技艺传承人刘沛良先生。

  土陶——历史的记忆 生活的传承

  土陶,既是历史的证明,也是生活的符号。千百年来,陶器的制作技艺,口口相授,薪火相传。陶与土家族文化有着悠久的联系。在地球北纬30度附近,“倒流三千八百里”的阿蓬江,冲破崇山峻岭,蜿蜒曲折而行。在濯水古镇往黔江城方向约两公里处的阿蓬江畔,有宋代陶窑遗址考古发现。遗址距阿蓬江左岸500米,东临高山,四周为黏土和高岭土,以碗渣地为中心,面积约100平方米。宋代陶窑的考古发现,佐证了濯水古镇至少有上千年制陶历史。千年窑火,在阿蓬江畔从未熄灭,土与火的古韵乡愁,依旧在古老的岁月里流淌!

  土陶制艺古朴、粗放,却也复杂。整个程序大致有选土、揉泥、拉坯成型、晾干、上釉、烧制等环节,每个大程序里面又涉及到若干小环节,可谓环环相扣。

  选土——质地讲究 选材不易

  选土。土陶制作的陶土不是随随便便的泥巴。它是来源于山上的一种特殊的岩土(高岭土),有黄、白、黑等几种颜色,质地较硬且无杂质。陶土夹在山石之间,挖取很不容易,得用上钢钎、锄头、铲等工具,一点一点地从山石之间扣取、挖掘。以前,人们用肩挑背驼的方式从山上往土陶作坊运送陶土,论斤计价,计算劳动报酬。

  碎土——晒干粉碎 竹筛过滤

  碎土。从山上运下来的陶土,先平摊在露天坝,让阳光将其晒干。然后将晒干的陶土运至粉粹房内粉碎。过去是用木锤捶,用大竹筛筛;现在改为用粉碎机打碎。粉碎陶土的时候,耳边是隆隆作响的柴油机轰鸣声,粉尘弥漫、尘土飞扬,人们是“光灰”的一身,一个个都成了“白眉大侠”!

  如果要生产陶碗,则需要把陶土进行水碾。水碾坊是这样的:先用木桩定一个圆心,在半径约5米开外的地方用石板围一个圆形碾槽,以木桩为转轴,再用横木搭成一个类似于老式唱片机唱针那样的木架,就做成了碾车(碾车走动时咿咿呀呀作响,简直就是一个大唱片机在播放古老的乐音!)。把陶土均匀地洒在碾槽里,再把蓄水池的闸门打开,让水冲进碾槽。套上黄牛,赶碾人吆喝着。黄牛缓缓地拉动碾车,一圈又一圈地不慌不忙地慢慢悠悠地直至把陶土碾细变成泥水。然后将泥水再放入另外的水池,让泥水慢慢沉淀下来。沉淀下来的泥又软又细,和凝脂差不多。这就是车制陶碗的胚泥。

  建制坯房——木房青瓦 凿制石轮

  建“制坯房”。选一块通风向阳的地方,用木头搭好架子,盖上青瓦,就成了制坯房。四周没有用木板或者砖块封起来,看上去瘦骨嶙峋的样子。房子里面半空中,则搭起了许多横木,是专门用来存放土陶坯子的。在房子里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挖一个一米见方的土坑。在坑的中央立上一根碗口粗的木桩。把立起来的木桩的一端削成圆锥,用“碗渣”把锥部刮得“溜尖”,再抹上起润滑作用的“茶油”,这就是车制陶的“轮轴”;请石匠到山上或者江边寻一块较为厚实的石料,用錾子凿成一个圆盘状的“石轮”,把它安放在先前弄好的木桩上,再找来几根木枋,把“石轮”框起来,四周稍微留下一点儿缝隙,跟地齐平。寻一块有弹性有韧性的木板搁在用砖块垒砌的土墩上,就是车陶用的专座——“坐蹬板”。人坐在板上面,用脚轻轻一蹬,石盘就飞快地旋转起来。制陶的“车子”算是成了。车陶还得准备一套专用工具,有小木锤、小陶锤、小木铲、木杵等,用来敲捶、印花、拍打。还要准备一根小钢丝,以便把车好的陶从转盘上“割”下来。

  车陶——不偏不倚 行云流水

  车陶。车制诸如茶罐、酒壶、油盐罐、花钵、舂钵等小型陶,则可一次成型。车陶师傅先把粉碎过的陶土粉末加水反复搅拌揉匀,置于“坐蹬板”上备用。启动转盘,让它飞快地旋转,瞅准时机,不偏不倚,掷一块坯泥于转盘中央。双手在水钵里浸湿,并带上一些水,然后俯下身子,触摸着旋转的坯泥,舞动的双手像两根线条相互缠绕,给人以行云流水之感。车陶师傅时而蹙眉,时而微笑,头跟着旋转的转盘轻轻摆动,如同对待自己孩子般温柔。将坯泥拔高、轻压、向外扩开、收拢,坯泥在他手中慢慢变成一个婀娜的陶坯!如果要生产诸如酒缸、水缸、泡菜坛等较为大点儿的陶器,则需经过几道工序才能完成。先车好要准备做的大陶的“底子”,阴干至七八成待用;然后取揉匀的泥搓成许多泥条。用脚缓慢地转动车盘,用泥条不断往“底子”上一圈一圈地一层一层地慢慢加高,直到陶品“长成”想要的模样儿。再用木拍将陶壁进行轻轻拍打,使陶壁厚薄均匀,最后给陶壁拍印花纹。此法称之为“慢轮泥条盘筑法”。

  车好的陶坯高高矮矮或大或小地散落于陶坊。车陶师傅把这些“宝贝”分门别类地堆叠起来,一排排一摞摞的,堆得整整齐齐,像整装待发的士兵。楼上楼下该利用的空间,全部塞满了大的小的高的矮的肥的瘦的陶坯,层层叠叠密密匝匝地,甚是壮观!等到陶坯由湿变干,坯体颜色由深变浅由暗变白,就可以上釉了。

  好釉——传统调配 美观防漏

  上釉。陶坯不上色烧制出来称之为“素陶” 。如果要着色那就要上釉,烧制出来的陶称为“釉陶”。上釉的目的是为了防漏和美观。釉水是由一种红壤、草木灰和水按照一定比例调配而成的泥水。陶的颜色深浅就由这比例来定。烧制出来的陶要么黝黑,要么浅黄,全凭配釉水师傅的经验。把釉水装在大木盆里,轻轻搅动使其均匀,然后拿起陶坯在“釉盆”里快速地滚动,陶坯全身就“穿”上了一层釉衣,再在陶坯里面装一点釉水,轻轻摇晃,则里面也上色了。

  建窑——依坡而建 土砖砌制

  建窑。窑是用土砖来砌的,依坡而建,长约20余米,由13洞窑组成,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远远看去像正月里的“龙灯”,故称“龙窑”。仰望陶窑内部,看上去好像“螺蛳结顶”,成穹隆状。窑洞的上方则采用小青瓦木构架覆盖。

  装窑——堆叠如山 泥团加固

  装窑。把釉好的陶像蚂蚁搬家一样陆陆续续搬到窑门口,小心翼翼地慢慢地递给窑里面的装窑师傅。装窑师傅把陶坯一个一个码放在阶梯状的窑基上,一层一层地重叠起来,像竹笋一般。不时用瓦渣垫、用泥团塞(泥团上面要裹上石英砂粉以防粘连),把陶坯固定得稳稳当当不偏不倚。此环节非常重要,如果不弄稳当,造成陶坯倾倒,则功亏一篑,前功尽弃!为了多装陶坯,厉害的装窑师傅还可以在大陶内套装小陶,当然必须在小陶的底下撒上石英砂粉,避免陶器之间粘连。

  祭窑——祭窑仪式 心中祈盼

  祭窑。在点火烧窑以前,要举行祭窑仪式。窑主人沐浴更衣,虔诚地摆上香烛纸钱、刀头酒礼、粑粑豆腐,俯下身子,焚香作揖,心中默默许愿,祈盼窑事顺利,万事大吉!

  烧窑。祭祀仪式完成后,就开始烧窑了。往陶窑里面点火加柴,窑火很快旺起来了。刚开始陶窑升温很慢,烧窑人不断往窑里面扔松木块,很快温度就起来了。隆烟滚滚,烈焰熊熊!火光映红了烧窑人的脸庞。陶窑温度可高达800多摄氏度,透过观察孔,可以看到窑内的陶红通通的。若火焰逐渐转白,说明该洞陶烧制好了,可以转烧下一洞陶窑了。火候全凭肉眼观测。如果火候不够,则烧出来的陶色泽暗淡;如果烧过头了,则会使陶变形,变得瘪头瘪脑的。整个烧制过程要持续两天一夜。

  出窑——全家出动 心情愉悦

  出窑。窑内高温还未完全褪去,窑主人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窑洞的门。将头伸进门口查看,那心情和买刮刮奖彩票差不多。发现窑内的陶整整齐齐,没有倒塌,则会长舒一口气,心情自然是愉快的,暗地感谢财神爷保佑!经历烈火的淬炼,陶坯脱胎换骨,散发着独特的亮光。“泥土无声,陶器有韵”。敲击新陶,则声音清脆,余音悦耳。出窑的日子,往往是男女老少全家出动。或搬或抱或挑或背或提或抬,“龙窑”跟前人头攒动,好不热闹!作坊内院坝里,房前屋后,到处摆满了刚出窑的新陶。一家人有说有笑,全然忘记了劳动的疲劳。

  质检——看听浸 断陶品质

  质检。要判断陶的品质好坏,有一定方法可循。一看:看陶的外表是否光滑,有无气泡。如果釉色均匀,没有气泡则为上品;二听:用木棒对陶器进行敲打,声如磬响则为佳品。如果声音嘶哑,肯定有“沙眼”或者裂缝,则为次品;三浸:这是最有效的方法。将陶器装满清水,浸泡2个小时以上。如果陶器里的水没有任何渗漏,则没有任何问题,绝对是上品。

  土陶的种类繁多,已深深地融入了土家人的日常生活。有置于神龛上的香炉;有日常生活用的缸、罐、碗、壶,蒸饭的陶甑子,照明用的陶灯,烫酒用的酒壶……

  世易时移,受现代工艺的冲击,土陶不再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但是还是有这样一批解不开泥巴情缘的土陶守望者,矢志不渝地传承着这“泥与火的艺术” ,梦想着留住乡愁,留住民族的根!

  (通讯员 刘凡荣 文/图)

 

编辑:陈庆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